谈《离别钩》(1 / 1)

七种武器,离别钩。

我要怎么来谈《离别钩》呢?

我也觉得很难起笔。

我首先想说,如果各位也有写一写古龙同人的意思,也真的要学古龙宗师的文风,要学他的写作技法,那么我一定会推荐《离别钩》这一部书来好好观摩。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离别钩》这部书是最能够代表“古龙风”那种浓郁而独特的文风风格的一部书。

在《绝代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时候,那时“古龙风”的特色还未见得非常明显;而在《风铃中的刀声》时,“古龙风”的味道已不沾烟火气,飘然飞仙,那种风格是很难学得像了,必须要很深厚的古龙理解与文学功底才行。

而离别钩则处在中间。

这部书的风格,成熟,老道,沉郁,简短而又浑然天成。

所以如果要学一些完整简单,而又不俗气的“古龙风式”的表达,仔细研读这一部《离别钩》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离别钩》首载于台湾的《联合报》,在1978年发表。

这部书虽然仍是边写边连载的,但是古龙曾说:“还未开始连载,全书就已经写成了”。

所以看这部书的时候,会有一种非常流畅,浑然一体的感觉。

尤其是中间有一部分,狄青麟与应无物论剑时,也同时是杨铮与蓝一尘决战的一幕;

那一大段采用蒙太奇式的写作技法,将“镜头”完全分成两边来分别交叉叙述,然而“气氛”与“人物心理”却是完全连结在一起的,让人读起来行云流水,又紧张刺激,实在已到了笔法的化境!

古龙写过这么一段,后来也被选入《离别钩》的序中:

————————————

【那时我才十八、九岁,写的第一本小说叫《苍穹神剑》。那是本破书,内容支离破碎,写得残缺不全,因为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

【如果连写作的人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作品,还有谁会重视它?】

【写了十年之后,我才渐渐开始对武侠小说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认识,因为直到那时候,我才能接触到它内涵的精神。一种“有所必为”的男子汉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意志和斗志,一种百折不回的决心。】

【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战斗精神。】

【这些精神只有让人振作向上,让人奋发图强,绝不会让人颓废消沉,让人看了之后想去自杀。】

【于是我也开始变了,开始正视我写的这一类小说的型态,也希望别人对它有正确的看法。】

【武侠小说也是小说的一种,它能够存在至今,当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最近几年来,海外的学者已经渐渐开始承认它的存在,渐渐开始对它的文字结构思想和其中那种人性的冲突,有了一种比较公正客观的批评。】

【近两年来,台湾的读者对它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了,这当然是武侠小说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武侠小说之遭人非议,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其中有些太荒谬的情节,太陈旧老套的故事,太神化的人物,太散漫的结构,太轻率的文笔,都是我们应该改进之处。】

【要让武侠小说得到它应有的地位,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从《苍穹神剑》到《离别钩》,已经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已经从多次痛苦的经验中得到宝贵的教训。】

【可是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是值得的,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因为我们已经在苦难中成长。】

【一个人只要能活着,就是件愉快的事,何况还在继续不断的成长。】

【所以我们得到的每一次教训,都同样值得我们珍惜。都可以使人奋发振作,自强不息。】

【一个人如果能时常这样去想,他的心里怎么会有让他伤心失望、痛苦悔恨的回忆?】

————————————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古龙宗师一直在不断地求新求变,他认为到《离别钩》的时候,他的“武侠”已经成长了很多,成熟了很多。

的确如此。

而且我想“古龙风”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不仅仅是那种断句,用词,炼字,而是古龙宗师所强调的“武侠的精神”。

看了武侠的书,如果让人心里面能充满力量,感受到生命的深刻与美好,那就是极好的。

【一种“有所必为”的男子汉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意志和斗志,一种百折不回的决心。】

【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战斗精神。】





这是真正的古龙风吧!

哈哈哈哈哈!

······

······

抛开文风不提。

按照我的风格,我还是来谈谈人物。

从人物上讲,这部书其实只有两个主角,两個配角。

杨铮和狄青麟,蓝一尘和应无物。

蓝一尘和应无物的设定非常有趣,一个是“神眼神剑”,一个是“瞽目神剑”。

一个神眼,一个瞎子。

一个神眼,但是却眼睛却已大不如前;一个瞎子,但却并未真正失明。

这是两个人物中非常冲突,非常对立的部分。

但是两个人又都用剑,又都是知名的剑客!

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对决,是宿命的对决!

那么杨铮和狄青麟呢?

他们两个也几乎对立。

杨铮出身寒微,是个捕头,武功全是拼命的招数。

狄青麟出身侯门,是小侯爷,刀剑双绝,都是杀人的绝技!

他的刀一下插入别人心脏,连血都不会溅出来,伤口也几乎没有。

而杨铮打架,先把自己的头打破,再去打别人的!

他们两个几乎也是完全对立的

身份,武功,立场,正邪,全都对立!

那么很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他们两个人身上其实也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全书的主题——离别。

离别就是分离。

离别钩就是让人分离。

杨铮曾经说过,他不使用离别钩这种武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不愿意让人离别。

不愿意让人离别的原因,是不是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承受不住离别?

······

······

杨铮出身在一个小村落,吕素文是他小时候认识的邻家姐姐。

他长大后喜欢吕素文,即使是吕素文成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他也仍然不离不弃,一个叫作莲姑的邻家女孩喜欢杨铮,但杨铮对她却只有愧疚,没有真正的爱情。

书中关于吕素文的戏份并不太多,里面也很少写到杨铮为什么会喜欢吕素文,他们怎么恋爱的。

但是提到,吕素文在杨铮身边时,就特别睡得踏实;杨铮在吕素文身边时,也会觉得安心。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描写。

杨铮与吕素文在书中的激情部分很少,两个人之间更多的好像是一种默然的关系。

这在“古龙式恋爱”的各个男女主的感情线中都是极少见的。

我们通常可以想到,一个人在故乡,回到小时候,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就会特别安心,睡得特别好。

而吕素文恰好是杨铮“故乡,小时候”就认识的人。

一个人“恋旧”,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节省,而是用情太重,害怕分离。

杨铮无疑就是个这么样的人。

——而狄青麟好像又不太一样了。

狄青麟一出场,是去买马,令人印象很深的是他的马,他的马车。

如果说故乡,小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安定;那么马,马车,这两个意象显然就是奔波。

他在豪华马车上和思思谈话,然后将自己的女人亲手杀死。

狄青麟杀了无数的人,甚至杀了应无物。

他好像没有朋友。

他甚至没有把人当作人,而是把人都当成工具一样。

思思是他的工具,花四爷是他的工具,王振飞是他的工具,青青也是他的工具,男人是他的工具,女人也是他的工具,连应无物也只是他的工具一样。

他对于这些人好似都没有投入一点感情。

他冷酷,骄傲,淡漠。

换句话说,他是全书中最不害怕“离别”的人。

因为他从来没有和人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关系”,所以对于他而言,并不存在“离别”一说。

他可以驾着他的马车,四处漂泊,换完一个女人又换一个女人;而不是像杨铮一样,在一个小县城里干一辈子捕快,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个不愿让自己和别人“离别”的杨铮,要用“离别钩”去对付——另一个自己根本不在乎“离别”,而且还要让别人不断“离别”的狄青麟。

最后的战斗结局或许略显精短。

然后我们知道的是,杨铮终于“不惧”自己的离别,以一条手臂的代价,换得了狄青麟与这个世界的离别。

这故事就到这里了。

最新小说: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