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京城(1 / 1)

11月2日,京城机场。

南君策走下飞机,冬的气息铺面而来,太阳挂在天上,放出的光芒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忍着困意,强行打起精神,翻开米曾教授发过来的信息,找到号码拨了过去。

“嘟嘟嘟喂,哪位?”

“姜导,您好,我是南君策,刚下京城机场,现在过去找您方便吗?”

“方便,你过来吧。”

“好的,姜导,一会见。”

挂掉电话,没多久,南君策走出机场,扬手打了辆出租车,向着目的地走去。

这次来京城,他就是奔着姜闻来的。

暑假来京城,就有打算,只是不赶巧,人家出去拍戏了。

这次,通过米曾教授的关系,终于约上了。

想起这个牛人,他都不得不佩服。

情史狂野。

为风情万种的大猫做过小三,被他绿了妇的男人拿刀逼着他写检讨,写下了打动所有人的五个字“因为我爱她!”

硬是把人逼离婚,还出了书《我和大猫:不得不说的故事》。

搞定过性格火爆的宁净,娶过法国浪漫的科学家,最后浪子被江南美女周昀“栓”住了。

一个多小时,南君策在内务部街四合院下了车。

望着映入眼前的四合院大门,质朴中透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他想起前世位处什刹海,价值15个亿天价四合院,房主是俄国首富。

买一套?

南君策压下心中异想天开的想法。

出来迎接南君策的是周昀。

姜闻的老婆,不对,他与老婆还没离婚,现在这位还是女朋友,很漂亮,没有浓妆,但是蛮有气质的。

一时之间,南君策不知怎么称呼合适。

叫周姐姐?昀姐?

不过,也只是犹豫了一瞬,便爽朗开口道:“嫂子好,打扰你和姜导了。”

南君策脸皮够厚,面不改色,反正现在不是,未来也是,先留个好印象。

周昀明显愣了一下,笑眯眯打量了南君策一眼,也没纠正,点了点头,说道:“君策,你好,快进来,姜导在里面煮茶。”

走进院子,南君策打量古香古色的室内装饰,心中愈发感慨。

这才是低调奢华的豪宅啊!

见到姜闻,闻名不如见面。

情史不谈,姜闻演技出众,导演方面也是一位思想性极强的“鬼才导演。”

第一部自导自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称作是国内最好的青春题材电影,还曾被时代周刊评选了本年度全球十大佳作第一,让他一战封神。

第二部《鬼子来了》送到了戛纳参展,但是电影没有通过国内审核,貌似是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被禁拍五年。

这部电影南君策愿意称之为神级,豆瓣93分,用抗战片讨论人性。

姜闻说这一部治愈系电影,治愈的是他心中埋葬了三十年恐惧。

不出意外,两年后就会开拍《太阳照常升起》,一部南君策看了好几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看懂的电影,一部亏到姥姥家的电影。

不过,现在人家还在被禁拍期,正乐此不疲的到处演戏。

都说姜闻导演赔钱,演戏才是在赚钱。

这话南君策一万個认同。

姜闻是难得的艺术天才,导演最大的问题就是隐喻太多,也太浪费钱。

很多人说姜闻不会讲故事,说他故作高深。

但是在南君策看来,姜闻比任何一个导演都具备思维。

只不过后者拍的电影都是在诉说自己心里的故事,而不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共鸣。

别人想看什么,在姜文眼里不重要,他要拍的是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所以,《太阳照常升起》扑街就不足为奇了。

除此之外,姜闻导演电影中还有一大特色,电影中女人,都是性感又高级。

姜闻懂女人没得说。

比如前世《邪不压正》,那屁股,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只能说,热辣,大饱眼福。

当然,他最佩服姜闻的,还是人家真是做到“站着把钱挣了!”

“姜导好,冒昧打扰您了。”

“南导,你好,请坐。”

姜闻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自顾自的开始慢条斯理泡茶。

南君策愣了一下,这称呼很正式,听起来有点别扭。

“姜导,您客气,我是晚辈,叫我君策就行。”

姜闻抬头仔细打量着南君策,给后者和周昀各倒了一杯茶,面上带着笑不滋的神情道:

“君策,你这些天也算是名人了,你上戏的教授给电话我,非得面谈,说说啥事?”

南君策闻言,也不再客气,直来直去。

反正来都来了,成不成再说。

从行囊背包了取出打印好的两份剧本递给了姜闻,说道:

“谢谢姜导,今天找姜导,主要是想麻烦您两件事。

一是都说姜导懂戏,这两份剧本,想您帮我掌掌眼,第一本若是您有兴趣,想邀请您导演。

我算是姜导的影迷,姜导主演或导演的两部电影,尤其是《鬼子来了》这部揭示人性、战争和社会乱象的深刻电影,让我感到头皮发麻。

所以,我根据马拾途老先生《夜谭十记》改编了一个剧本,就是第一本。

二是我想麻烦您帮我引荐一个摄影指导赵斐,拍第二本剧本。

一部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多个门派宗师级人物,以及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一生的故事。





我今年9月,看了您主演的武侠电影《天地英雄》,从阵容、剧性、场面、制作来说,都是不打折扣的华语大片。

说实话,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造型和古龙式的武打设计,反而是其快速的影像和利落的镜头节奏构成视听冲击力。

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是赵斐指导拍摄的,他担任过张导《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导《荆轲刺秦王》的摄影师,因为他是北电摄影系的教授,也知道您跟他合作过好几部电影,所以冒昧麻烦您帮忙引荐。”

南君策一口气说完,才发现一脸愕然的姜闻。

姜闻有些无语,心想:这孙子还真一点都不客气啊。

不过,来都来了,想想人家也是最近年轻导演,也没说啥,接过剧本,就看了起来。

南君策给姜闻的两个剧本,一本是《让子弹飞》,就是姜闻后世的商业大片《让子弹飞》,也是他的翻身之作,实在是《太阳照常升起》亏到姥姥家了。

前世他第一遍也没看懂,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台词全是经典。

“师爷,高!”

“县长,硬”

“黄老爷又高又硬!”



这部电影的灵魂在三个主演身上,三大影帝飙戏,棋逢对手,那叫一个好看。

这个本子,说实话,他写得很爽,还犹豫过要不要自己导。

“嫂子,实在不好意思,我只准备了一份。”

“没关系。”

周昀转过头看了南君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姜闻翻阅着剧本,她就接替姜闻,时不时给他倒茶。

南君策一直留意着姜闻的神色,他留意到,姜闻看剧本速度不慢,但看《让子弹飞》时明显双眼发光。

很快,一个多小时匆匆而过。

姜闻放下剧本,似乎在思考,周昀给他添了一杯茶水。

南君策看着他的样子,放下茶杯,面带微笑,问道:“姜导,觉得剧本怎么样。”

“都是好本子!”

姜闻开口道,诧异问道:“《让子弹飞》,你真想邀请做导演?”

“对!”

“为什么不自己导?”

“怕拍不出那味道!”

“可惜!”姜闻思索了一会,面色一黯。

闻言,南君策拿起茶杯的手一顿,不解地看着姜闻,这是咋啦?

姜闻似乎看出他的疑惑,主动解释道:“这两年我已经写了一个剧本,虽然还在打磨,但已经计划好了,我现在情况你应该了解,所以,《让子弹飞》可能会被我耽搁,你能等我?”

原来是这样。

南君策不由松了一口气。

还想着怎么费一番口舌说服他押后呢。

现在没事了。

你先坑一坑英皇影业吧!

他还真怕姜闻脑袋一热,不拍《太阳照常升起》了。

现在国内院线屏幕那叫一个少,太早拍估计都不要想赚钱。

“不急,我等姜导就是,都知道姜导慢工出细活,我随时准备好资金,等着您就是。”

南君策一脸真诚。

“你这么非我不可?”姜闻楞了一下,面带慎重道。

“肯定,这个本子,我写的时候,就是为了能请您拍,也唯有姜导的能力才能拍出那味道。”

南君策言之灼灼,一脸坚定。

姜闻听他这样说,当下笑着点头道:“哈哈哈,好!”

“那赵斐指导那边?”南君策见缝插针问道。

“放心,我一会帮你联系,伱这部戏准备什么时候拍,另外在京城待几天?”

姜闻好笑地看着南君策,他这次跟赵斐合作完,已经有打算下一部电影邀请后者掌机,反正引荐一下也没什么。

所以,很干脆应了下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时间已经将近6点,南君策谢绝了留饭,告辞离开。

姜闻一共用过三个摄影师。

最年轻的是谢征雨,这个最年轻,但前世这个人有吸d史,他真不想招惹这种人。

此外还有《鬼子来了》的赵暁时,偏向写实风格。

第三个就是赵斐,他的镜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以相对静态的构图与运镜、形态万化的光线以及细腻精致的色彩气氛,在银幕之上呈现出一幅幅如古典油画般厚重典雅的画面。

也是姜闻《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的摄影指导。

光线对于赵斐而言,犹如文字之于作家,是为得心应手的造型工具。在他的镜头中,光线变幻为各种形态,有着丰富的创作可能性。

赵斐擅长使用滤色镜对饱和色进行修饰,尽管一些发生在过去时代的故事要求色彩不得过于抢眼,但是色彩在他的镜头中始终保持着视觉冲击力。

和第五代电影人一样,赵斐一贯重视环境造型。

反正,赵斐是南君策最想合作的,也希望从前者身上学到一些本领,至于能不能邀请到,南君策也没有把握。

实在不行,他就退而求其次,找上戏的老师。

此时,天色已经黑蒙蒙一片,喝了一个下午茶困意没了,倒是肚子饿了。

这时,才后知后觉想起,忘记提前约刘思诗吃饭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点,小丫头吃饭没有。

想了想,还是编辑了一条短信发了过去。

既然来了京城,怎么也得约一下人家。

走出内务部街,打了一辆出租车,向着王府井大街驶去。

最新小说: 我不是文豪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 华娱之一番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