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淳朴人家(1 / 1)

爷爷说的没错,过了几分钟后,渔网上面的浮筒就传来了“利好”信号。

刚才放到水中的渔网,在浮筒的位置上,有多个地方出现了“鱼迅”。

这些被网住的鱼,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于是,它们便想拼命地挣扎。

可是,自己弱小的身子怎么能够挣脱鱼网线的束缚?

结果,鱼儿只好乖乖地就范。

这些来回“翻身”的鱼,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时泛着银白色的光。

在近处看,更像是一片银色的柳树叶在水中来回晃动。

“你快看,行情不错!”

爷爷自言自语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也像是说给杨辰听的。

说完,他拿着一个向上开口的鱼篓,身子站在渔网的下游,慢慢地解下被网住的鱼。

这些被网住的鱼,都是清一色的“蓝刀鱼。”

当地也有人叫“走水鱼。”

这种鱼,也因为喜欢在水面上游动而得名。

杨辰伸着头往鱼篓里面看,每一条鱼都长得通体雪白,它的眼睛和头部的鱼鳍是金黄色,看着挺可爱的。

杨辰用手去摸这些鱼,感觉到肉质很结实,一条鱼应该有半两多重。

爷爷用竹篙拍打了两次水面后,网到的“蓝刀鱼”有六七十条了,看上去,鱼的总量起码有三斤多重。

回到表姐家里,太阳也快要落山了。

这时,表姐的婆婆拿着米糠拌菜到家门口外喂鸡。

她抬起头来,看到有客人到了自己家里,她赶紧放下喂鸡的木盆迎了上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淳朴的乡下人看到有客人来到自己家里,还是表现出一副热心肠。

“原来是杨爷爷呀,你还带着孙子杨辰一起来,进家里面来坐吧。”

表姐的婆婆热情地向杨爷爷打着招呼。

她把乡下人的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来人感到很温馨。

她眼睛细小,全身一套黑色衣裤,个子长得不高,看样子有五十多岁了。

她站着的时候,显得有点背驼。

这身形,应该是被长期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压垮了身子。

表姐的婆婆生育有三儿三女。

三个儿子均已成家,大女儿已经出嫁,还有两个女儿在读书。

傍晚时分,表姐夫也从劳作的田里回到家中。

表姐夫长得敦厚结实,一张脸长期暴露在太阳下,经过年长日久,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

纵然是太阳最为毒辣的七月份,他依然不习惯戴草帽。

也许,他觉得戴上帽子不方便做农活吧。

他的肩上挑着一撮箕,两只手臂上的衣袖挽得很高。

身穿一条黑色裤子,下半部分粘满了泥浆,看上去湿漉漉的。

走到了家门前,他的嘴角上还叼着一支自己卷制的“喇叭筒”旱烟。

眼看烟灰已经接近嘴巴了,可是,他依然没有舍得扔掉。

没多久,表姐也挑着一担还没有晒干的花生回到家里。

“杨辰,你和阿公到了多久?”

表姐一放下担子,就赶紧过来与表弟打招呼。

“到了有半个小时这样。”

杨辰面向表姐说道。

“贵伶,你去弄一只鸡来炒木耳。今晚人多吃饭,家里没有什么菜。”

“贵伶”是表姐的名字。

表姐夫吩咐完,就到房间换了一套衣服。

很快,他系上围裙,准备开始煎鱼,煮菜。

这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

房间和厨房的电灯也亮了起来。

村子里也是这两年才通了电灯,电源来自五六公里外的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因为水量不足,发出来的电力波动大,电压极不稳定。

厨房内一盏十五瓦灯泡发出昏黄色的光。

这种光线跟点煤油灯的亮度差不多。

表姐夫往一口大铁锅里淋上花生油,然后撒上一勺生盐。

随即,他再往锅里放上切好的生姜。

最后,才往锅里放鱼,表姐夫的妹妹则在灶口前烧火。

这个灶台是表姐夫自己用火砖砌成的,外面用一层黄泥来过面,然后磨平,方便清洗。

灶台共有三个烧火口,一个煮饭,一个炒菜,一个烧水洗澡用。





烧水和煮饭的灶口做得小一些,一般都是以烧柴火为主。

炒菜的灶口则做得比较大,大多是烧树叶和杂草居多。

煎鱼的灶口烧火用的是松毛叶和榔基草,灶内的火力大小,全都由放进灶口里的柴草量多少来控制。

想要把火烧得猛一些,就放进大把一点的柴草。

想要火力小一点,就减少柴草的添加量。

没过几分钟,锅里就飘出了阵阵浓郁的鱼香味。

鱼的一面煎好后,要等到锅头的温度下降后才能够翻起鱼的另一个面。

这样,煎好的鱼不容易破碎,形状也好看。

三斤多的鱼分为两次来煎,前后所用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

煎鱼讲究的是耐心和时间,如果心太急,煎出来的鱼外观上就会大打折扣。

这种“蓝刀鱼”在水中以小鱼小虾为食,本身就很肥美,煎鱼不用放太多的油,只需要控制好火候就可以了。

香煎好后的鱼,把两个大碟子堆得满满的。

人未靠近,就闻到了它特有的香味。

这种在石头河长大的鱼,没有在泥塘里面长大的鱼腥味那么大。

“蓝刀鱼”煎好后,表姐夫又炒了一大碟的花生米。

不用说,花生米在当地就是最好的下酒料。

表姐夫的家里有一套“酿酒”设备,一次可以蒸出十多斤二十多度的米酒。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后,他和母亲每人都要自斟自饮喝上四到五两酒。

按照做苦力工那些人的说法,每天晚饭后喝上一杯自酿的米酒,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也有的人说,适量的喝一些酒,可以解除身上的疲劳。

喝酒到底好不好?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杨辰年纪不大,对酒也没有太多的接触。

平时在家里,他看见父母亲有时候遇上年节菜肴丰盛时,或者感觉工作劳累时,都会喝上一小杯的酒。

按照当地的风俗,一般家里有客人到来时,除了加菜外,桌上宾主一般都要喝上一点酒的,以此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尊重之意。

当表姐夫炒好花生后,表姐也麻利地把一只鸡料理好了。

刚才还是干瘪的木耳,经过热水的浸泡后,体积膨胀了好几倍。

表姐在盆中撒下一些淀粉,用来清洗木耳身上的泥沙。

这样做,在野外采摘回来的木耳,就很容易清洗干净。

木耳在锅中猛火爆炒后被铲了起来。

下一步,就是爆炒鸡肉了。

当锅头的温度升高时,表姐夫把已经切好的姜丝放进锅中炒了几下。

然后,就把已经切好的鸡块倒入锅中。

待锅中的鸡肉炒得有五六层熟时,再加入一两多的米酒增香去腥。

紧接着,加入热水和炒好的木耳,然后盖上盖子。

十分钟后加入大蒜苗,一大锅木耳炒鸡就宣布大功告成!

即刻,香气四溢的木耳炒鸡装满了三个大海碗。

丰盛的菜肴几乎把整个饭桌都挤满了。

碗筷摆好后,爷爷和杨辰依次围桌入席。

刚上桌,饭还没有吃,表姐夫就为自己的父母亲各倒了一杯酒。

接着,他又为杨辰的爷爷倒了一杯酒。

“我只把两勺酒倒入饭碗中拌饭着吃,就可以了。”

爷爷平静地对着表姐夫说道。

“米酒拌米饭?没听说过。吃进嘴里不是很苦的吗?”

表姐夫的父亲诧异地说道。

“米酒拌热饭来吃,没什么苦啊,我觉得挺香的呢。”

爷爷的话,逗得大家都笑开了。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接着,表姐夫才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最后,他要倒酒给杨辰时,杨辰朝他摆摆手说:

“谢谢表姐夫的美意,我从来没喝过酒,就免了吧。”

“菜已经煮好上桌了,也用不着客气,那我们就边吃边喝吧。”

表姐夫象征性地作了个开场白。

“杨辰,你今天也走累了,就多吃一点吧。父母现在的身体还好吗?”

表姐关切地看着杨辰说道。

“他们好着呢,你不用挂念。”

杨辰如实回答表姐。

最新小说: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 华娱之一番为王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