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拉开戏幕(1 / 1)

自从队部关于对原有的那四张鱼塘进行承包竞标的海报张贴出去之后,三天以来,这个承包鱼塘的事情,就成为了本队近期的“热点”新闻。

开标的时间定在上午八点三十分。

现在八点还没到,可是,在队部的门坪前却站着不少围观看热闹的人。

看上去,大约有二十多个人。

由于承包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进行过。所以,一大早还是有不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时间,前来看一次“热闹”。

“这几张水塘拿来淋菜和灌溉水田还差不多,要说水里面有鱼,我们去挑水来淋菜时,从来都不见有鱼‘反水’或者跳起来过。就算是免费不要租金都没人承包,何况一年还要缴纳七百多斤的鱼,明明就是在做‘赔本’的买卖。”

“也不是说鱼塘里没有鱼,有一点鲫鱼,小杂鱼,田螺,泥鳅,黄鳝,塘角鱼就不错了,也不知道这些队干是怎么想的。”

“如果有好处啊,他们的亲朋好友早就偷偷承包了,还轮到一般的老百姓来参与什么‘公开投标’、‘公平竞争’这种花架子,这还不是明摆着挖坑等人跳吗?”

“如果这三个人全部都不愿意承包,这张海报还不是白白张贴出来,到头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咯,有利益,有好事,还会这样公开吗?”

现场的质疑声起伏不断……

还有十分钟,副队长钱永信,队部会计胡依裁,还有新上任的出纳钱晓莉,他们分别就坐在主席台上的三张椅子上面。

还有一张空椅子,是留给竞标发言人坐的。

因为队部这次举行鱼塘承包竞标活动,也没有什么来参照。只是队部简单地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后,就形成了方案(草案)。

在竞标者上台进行竞标演讲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要求或者条件。

到时,这些新增加的条件,经过队部讨论后,再对原方案进行调整或补充。

按照分工,对承包者进行提问的是会计胡依裁,做解释或补充的是副队长钱永信,负责记录的人是钱晓莉。

第一个上场发言的是汤盛伐的儿子汤原,他对生产队出台的承包方案提出更改意见是:免除四张鱼塘的全部管理费,即:“租金每年上缴二百块,折算六百多斤鱼。”改为:“上缴每人两斤鱼,每年只上缴二百四十斤鱼。”

第二个上场发言的是张军发儿子张澜。

他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是:免除四张鱼塘的全部管理费,即:“租金每年上缴二百块,折算六百多斤鱼。”改为:“上缴每人三斤鱼,每年只上缴三百六十斤鱼。”

另外,还要把电力线拉到鱼塘边。

第三个上场发言的是杨国平的儿子杨辰。

他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是:“队部的原方案不动,新增一个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水泥砖简易房子用来看护鱼塘。把电力线拉到鱼塘边,免费提供原来生产队已经不用了的旧食堂和养猪栏舍。”

随即,副队长钱永信分别询问了三个参与承包的竞争者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看见这三个人都没有补充意见了,他宣布:

“公开竞争鱼塘承包会结束,等队干讨论研究后再公布竞标结果。”

围观的人群中,有张澜的母亲,汤原的母亲,还有骆瑰靖,项立香,汪向铲等人。

这些人中,有心情紧张的,也有看热闹的。

在这三个竞标人当中,唯独杨辰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来。

看到三个负责招标具体工作的人,他们全部都回到队部办公室里面去商量了。





谁也不知道,最终是谁会中标?

这时候,刚才还在围观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散去。

现场只留下汪向铲,骆瑰靖和项立香等少数几个爱管闲事,喜欢扯是非的人。

一些人边走边说:“这些人谁中标都与我们无关,要挑水淋菜,小水沟和大水沟都有水,也用不着去那么远的鱼塘里面去挑水。”

“再说了,到塘边那里去挑水也是很危险的,没事最好还是离远点。”

此时,心里最复杂的人,要数骆瑰靖,项立香了。

她们既希望杨辰中标,又不希望他中标。

希望他中标,是想着看到他们杨家人往后是怎样倒霉的。

不希望他中标,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星期天回来,若是想吃肉了,就可以到塘边去捞鱼捞虾。

以前是生产队的,自然没有人愿意去赶你走,或去得罪哪个人,特别是像她这种母老虎一样凶的人。

如果是杨辰中标,就相当于是端了她家的菜盆。

若是没有小鱼虾来吃了,那得花多少钱来买肉。

自己的儿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读书吃饭也要花钱。

就是个该死的杨辰,害得自己都已经失眠了好几个晚上了。

再这样下去,她就要变得神经衰弱了。

这段时间,她的体重也下降了好几斤,使原来瘦小的下巴更加尖削了。

此时,骆瑰靖的心情也和项立香一样复杂。

自己的儿子,往时也经常在半夜三更去偷钓一些鱼回来吃。

有时候,还会钓到一些塘角鱼和黄鳝之类的鱼回来。在白天,还摸得不少的田螺和青蛙回来。

刚才,她听杨辰说要建一间什么小房子。很明显,那不是养狼狗来看鱼塘是什么!

到那时,不说摸鱼,就是连塘边你也不敢靠近。

这个该死的杨辰,怎么就这样爱出风头呢!

你想要钓鱼,野塘、小河里面多的是。

这个可恨的杨辰,你这不是从我们家里面的碗里面抢肉是什么!

万一他中标了,到最后搞亏本了,自己不在家里倒酒来连喝三天才怪呢!

哪怕是不去做工,也要在家连醉三天!

队部的三个人,正在讨论杨辰提出的两个条件,旧食堂给他放点饲料、鱼网或者是犁耙之类的农具也说得过去。

房子要是没人住,会破烂得加更快。至于那个烂猪栏,他想养猪就让他去养吧。

他讲在塘边起一间小房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旧牛栏门口的前面草坪上,还有不少的水泥砖、木头和瓦片,甚至连石灰和砂子都有。

生产队抽出几个零工来,三天内就可以建成一间小房子了。

“胡会计,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意见了。”

“那好,等下你就把晓莉的手上那份补充修改意见稿拿去给郝队长签字。然后把中标结果张贴出去,中标人员签字并按手印就可以了。”

“很快就会办好了。”

“胡会计,到时你就负责盖章,合同一式三份。队部两份,承包人一份。”

“没问题。”

“下午整理好材料,明天上报给上面。”

“我会尽快落实的。”

“我们队上报是最迟的了,要抓紧一点办理好材料报送工作。”

……

最新小说: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 华娱之一番为王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 吞噬星空:肉身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