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 > 第16章 人贵自私

第16章 人贵自私(1 / 1)

三书六礼。

一套流程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这还是朱承武心系地心火莲,不断简化流程,催促各司的效率。

若是按照正常侯爷娶正夫人的流程。

从最开始的有意,到最后的成亲,一两年、两三年都极为正常。

这就是这个没有经过工业革命、没有网络的世界的正常运转速度。

“兴汉表哥,这次还要麻烦您走一趟。”

福安候府。

朱承武对着赵兴汉如此说道。

“只希望侯爷不要辜负王后和赵氏的期望!”

赵兴汉接令。

虽说赵兴汉最开始对朱承武娶崔氏女有意见。

但赵兴汉从京城回来后,朱承武能感觉出来,这股气虽然还存在着,但已经小了很多了。

赵兴汉是赵王后族人,朱承武未出五服的表哥,同是也是福安候府官面上的代言人。

在明王、王后和朱承武都不能出面迎亲的时候。他出面,才能显示出福安候府对崔氏的重视。

实际上,更能彰显对崔氏重视的方法是请朱氏宗亲、族老出面。

这也是大明王朝大部分王子娶亲的做法。

但朱承武这些年来,一心武道。和朱氏宗亲接触不多。

人心隔肚皮!

朱承武对他们的信任度不高。

普通的天地奇珍,已经足够珍贵了。

能帮助一流武者突破宗师!

整个朱氏秘库中现存的都不超过十件。

更遑论地心火莲这种高阶天地奇珍!

如果让他们知道崔氏的嫁妆中有一株地心火莲,朱承武感觉有8成以上的可能会横生枝节。

大明朱氏可不是崔氏这种地方豪族。

底蕴深厚,藏书众多。

去的朱氏宗亲地位高了,将大概率认出地心火莲。

朱承武还要想办法隐瞒“自己人”!

去的朱氏宗亲地位低了,同样彰显不出对崔氏的重视。

还不如不请。

至于朱承武的绝对心腹-高要?

如果朱承武敢让已经子自宫了的高要作为代表去迎亲,崔氏那边很可能会出幺蛾子。

崔氏肯定会觉得朱承武是在侮辱他们。

哪怕高要在朱承武心中地位更高,更得朱承武信任。

社会观念如此!

谁也无法改变。

到了这个时刻,朱承武是一点意外都不想出现。

算来算去,赵兴汉就是这次迎亲的最大公约数!

赵兴汉是本次迎亲的正使,负责着最为重要的安全。

除了赵兴汉本人外,为了本次迎亲,福安候府还出动了近300余人。

其中侍卫队150余人!

福安候府侍卫队总共只有两个校,共计10個旗的兵力,约500人。

负责候府安全和封地统治。

这次一下就出动了3个旗。

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了。

朱承武不是不想抽调更多,也不是不想亲自出马。

还是那个问题。

一切违背常理的行动都容易引人怀疑。

而朱承武的实力还没有到横压不服的地步。

小心翼翼的默默发展。

才是朱承武现在最应该做的。

朱承武只能在尽力保障地心火莲安全和不引狼入室中取一个中间值。

除了侍卫队之外,戴法言的外务处也出动了约100人。

那些人带着的是福安候府给崔氏的聘礼。

有白银1000两、各类药材10余车、绫罗绸缎10余车、米粮30余车、骏马10匹…

这些东西作为江南豪族的崔氏肯定不缺。

但朱承武不能不给。

不然就是不知礼。

就是福安候府看低崔氏、看低新妇。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吧!

实际上,朱承武不仅按大明礼仪将应该有的聘礼一一备齐,而且还尽量在不超出礼仪最大规定的情况下多备、细备。

不是朱承武有多喜欢那个素未谋面的新妇。

而是不准备那么多,东西不细、不杂,车马不多,又怎么能让那么多一起出动的侍卫队看起来合情合理呢?

这一波,看似是侍卫队在保护聘礼,实则是聘礼在掩护侍卫队。

“侯爷,崔氏的那位嫡女真的那么好吗?”

看着打乱了习武计划,站在候府大门外,目送接亲队伍离去,似乎恨不得接亲队伍下一刻就接着人回来的朱承武,春花第一次僭越了规矩,问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奇之心也非突然出现。

看见福安候府在朱承武的压力下不断加快三书六礼过程,看见侯府给崔氏的聘礼一次又一次细化加码的时候,春花就对这位未来的侯府正夫人充满了羡慕和微微敌意。

朱承武一愣。

转头看了一眼春花忐忑而倔强的眼眸。

似有所悟。

“很好,她很好!”

朱承武平淡的回了一句。

朱承武还有下半句没说出口,“她很好,好到能给我带来地心火莲这种高阶天地奇珍!”

随着朱承武话落。

春花明亮的眼神当即黯淡了几分。

朱承武发现了,但没再做什么多余的动作。

虽然是近侍,虽然春花做事认真,虽然朱承武很信任春花…

但很多事情没结果就是没结果。

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何必纠缠不清,给人无谓希望!

……

“还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离福安候府不远的高台上。

有人喃喃自语。

而在高台下的街道边,挤满了许多看热闹的人群。

无论哪个时代,看热闹、好八卦都是人的天性。

世界的主角永远都只有少数。

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只能成为热闹的背景之一。

因为成不了主角,所以总是向往热闹。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越得不到的越珍贵,越向往吧!

“你看福安侯现在才回候府,这是望眼欲穿、迫不及待了?”

有大胆的百姓看见朱承武在大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回候府,猜测道。

“那是肯定的啊!听说侯爷的这位正夫人那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所以侯爷才会忍不住,不断催促下面办事的,三个多月就走完了三书六礼。”

这是大胆的、稍稍知礼的百姓。

“你说的不对!我大姨家的小舅子就在候府当差。据说啊,侯爷和那位崔氏女是青梅竹马,从小私定终身,可惜大王和王后不同意,故此侯爷才一直未娶,直到现在大王和王后犟不过侯爷让步…”





这就是纯粹好八卦、人云亦云的百姓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听说是侯爷需要富可敌国的崔氏支持,这才娶了崔氏女…”

这个百姓尤为大胆!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语中全是意有所指。

支持!

支持什么?

支持封地建设?还是支持冲击那个位置?

总有百姓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但在大明王朝,有百姓不议国事的规矩。

国家大事,肉食者谋!

所以这个百姓说得含糊,点到为止。

“去去去…你打胡乱说,侯爷需要崔氏支持,怎么不娶崔氏族长之女?我有可靠消息,据说我们未来的那位候府正夫人是特殊体质,侯爷这是要采阴补阳…”

这个百姓的发言让周围的人群一愣。

继而转头看向发言之人。

“你别乱说,污蔑侯爷!”短暂的沉默过后,有百姓当即站了出来反驳道。

“这怎么是乱说呢?我真的是有内幕消息!”

刚刚发言的百姓不服气的说道。

“你就是在诽谤侯爷!”反驳的那个百姓绝不相信福安侯是那种采阴补阳的魔头。

在很多百姓的纯朴印象中,会采阴补阳的都是魔头。

可惜,老实巴交的百姓怎能辨过别有用心的“专业人士”。

但,百姓也有百姓的应对手段。

辨不过就不辨。

百姓动手不动口。

匹夫一怒给你两拳!

看见有人打起来了,有些好事百姓开始围观,有怕事百姓撤离,也有理智冷静的选择报官。

今天这个特殊时期,衙门早就做好了准备。

巡街的捕快是平时的三倍有余。

严防有人闹事。

捕快们正愁找不到业绩呢?

接到举报后,很快就有捕快到场,将那些闹事的抓走。

朱承武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侯爷,据县衙不安全统计,昨天寻血滋事的事件23起,涉及200余人,抓捕53人。其中已查明的其他势力探子3人,别有目的者8人…”

夏雨给朱承武禀报着徐州县衙传来的消息。

朱承武这个福安侯,就封徐州。

按照大明王朝的规矩,封候在封地是能节制大小官员的。

所以徐州县衙才会讨好朱承武这位福安侯。

“传信徐州县衙,这件事办得很好,本侯很满意。那些探子和别有目的者,该杀的杀、该充做劳役的充做劳役…至于普通受裹挟的百姓,批评教育后就放了吧!”

朱承武一边写字静气,一边吩咐道。

“侯爷仁慈!难怪如此深受百姓爱戴。”夏雨钦佩道。

“你怎么也学起阿谀奉承这一套了?”朱承武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才不是阿谀奉承呢,侯爷。婢子听到一个感动的消息,昨天有人诽谤侯爷,说侯爷迎娶崔小姐是因为崔小姐体质特殊,侯爷要采阴补阳…但那些诽谤者当时就被心系侯爷的百姓打了!”

接着,夏雨简要的说了一下昨天下午发生的事件。

“哦!是吗?”

“那个百姓怎么知道那是诽谤?说不定那就是事实呢!而且那个百姓怎么会为素未谋面的本候出头?这里面是不是有故事?”

朱承武却并未露出骄傲、满意的表情,反而如此问道。

额~

夏雨有点不知道朱承武是什么意思了。

侯爷这么急匆匆的要娶崔氏女,甚至不顾赵将军的反对。

难道说真的是因为崔小姐体质特殊。

侯爷要采阴补阳。

一些思绪在夏雨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

赵兴汉除了是福安候府侍卫队总管之外,还挂了一个偏将军的名号。

是福安侯府唯一正儿八经的官方将军。

故此,侯府中人都尊称赵兴汉这位侍卫总管为赵将军。

“无论那是不是诽谤,百姓能自发的为维护侯爷而战,足以说明侯爷深受百姓爱戴!”

夏雨是有急智的。

“是吗?你确定那个百姓是普通百姓,不是候府或官府故意安排的人!”

“婢子确定!”夏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么肯定?那这个百姓是候府或官府哪位的亲戚族人?”

朱承武的话让夏雨苦笑不得。

侯爷这是对自己多不自信啊!

“侯爷,都不是!婢子查了,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

“那为何?”居然不是既得利益者,朱承武有点不解了。

朱承武深知人的劣根性,不是事情相关者,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时意愤,也大多是口嗨!

怎会轻易动手?

“侯爷,那个百姓三年前被冤枉偷了当地豪族的一头牛。当时您正好外出巡视,是您帮他洗脱了冤屈…”夏雨终于说出了缘由。

朱承武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朱承武就说嘛!

这个世上怎么可能有无缘无故对人死心塌地的…

夏雨这个挤牙膏式的叙述方式,差点让朱承武怀疑他的理论出错了呢!

搞了半天,那个百姓终究还是既得利益者!

“知恩图报,敢于亮剑。这个人不错。候府要重点帮扶,打造成模范!”

新鲜的马骨出炉,朱承武不介意多买一份!

“夏雨,这件事你做的不错!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得一清二楚,值得奖励。拿着我的条子去库房领十两银子和三份习武药散!”

朱承武说着,递给夏雨一张速写的条子。

“多谢侯爷!”

夏雨喜滋滋的接过条子。

朱承武明白夏雨这么尽心尽力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专门在他面前述说的目的又是什么。

朱承武也不介意达成夏雨的期待。

毕竟朱承武也是需要人办事的。

而要让人办事尽心,就要处事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任何统治都有得利益者和失利益者。

统治的好坏,不过是看统治者能否控制既得利益者,让既得利益者别太过分。

看统治者能否兜底失利益者,让失利益者能活得下去。

当然,还有就是看统治者能否做到相对公平,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

在这个方面,有着前世记忆的朱承武自觉做得还不错。

最新小说: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 华娱之一番为王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