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唐朝地主爷 > 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回归

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回归(1 / 2)

第六十一章荀小二的回归

徐清只顾得装高深,丢三落四,好在魏冼不是这种人。魏冼连夜将徐清选中的《弟子规》正解全部抄录于一本书上,还加上了徐清有一搭没一搭的提示。

抄录之后,魏冼将回答徐清问题最多的几个人给叫出来,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上刺史府。一边将《弟子规》送上,一边听徐公“训示”。

徐清阅毕呈上来的加强版《弟子规》,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又一想,觉得“不错”夸他们还不够,便笑着道:“甚好甚好!”

“多谢徐公斧正……”魏冼带着一名襴衫书生对徐清长揖不止。

徐清抬手道:“勿须多礼……”

又道:“魏冼,你身旁那人是谁?”

“徐公,此人名崔山南,那日回答最为积极的人。”

“崔山南……”徐清眼中精.光一闪,微微念叨一句。徐清这是想起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一个人物,正好也叫崔山南,唐朝人。

崔山南以为徐清喊他,上前一步,拱手再拜道:“学生在……”

徐清看着恭恭敬敬地崔山南问道:“崔山南,这本《弟子规》,你可能全部解得?”

崔山南自信满满道:“回徐公的话,学生不仅已经全部解得,还能倒背如流……”

徐清冷哼一句,心道莫非你有张松一般的才能?

当初曹操写了一本书,极为不得了的在张松面前炫耀,张松

拿过来一看,说这本书是抄的。曹操不信,张松便道,这本书以前我就读过,还能背呢,说完便背了一段。曹操吓了一跳,忙说“古人与我神合”。这便是张松过目不忘的故事。

徐清想的是,我当初被弟子规,可背了一个学期,你一天就背下来了?我不信。

“年轻人,还是需要谦虚一些的,你说能倒背如流,那你倒背一个试试?”徐清问道。

“山南,不可浪.荡,快向徐公认错……”魏冼也是如此劝到。

魏冼不管,眼睛一闭,做思考状,不一会儿便沉吟道:“致训可,贤与圣,弃自勿,暴自勿;志心坏,明聪蔽,视勿屏,书圣非……训圣人,规子弟……”

徐清见他真的敢背,不由一愣,翻来手里的书本,对着原文一字一句对照着看,结果大惊,竟然一字不错。

“好,还真有张松之才!”徐清赞叹不已:“本官收回之前说的话……”

“山南,还不谢谢徐公?”魏冼拉拉崔山南的衣,崔山南立即道:“都是徐公的三字韵文好读好记……”

“呵呵呵……”徐清又对崔山南道:“不知山南你姓崔,和清河崔氏有什么关系?”

“祖辈一家,五服之外一个姓罢了。”

徐清敲着桌面,突然一声喝到:“魏冼,崔山南二人听令!”

“啊,”魏冼、崔山南见徐清突然这般,一时不知所措,再过几息时间,纷纷下拜道:“学生听令……”

“今日拔擢你二人为州主簿,祭酒,将这《弟子规》全文送去长安,面圣呈文!”

“面圣?!”魏冼、崔山南互看一眼,都觉天大的馅饼砸在了头上。

面圣啊,那可是看皇上啊!都不用看见皇帝,只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皇帝面前,那都是莫大的荣誉,更是莫大的机遇。

要是皇帝高兴,说不定就给个什么实职,赏个什么爵位哩!当然这些是不太可能的,但让皇帝看见一下自己,那走在大江南北,也是极尽可以大吹牛皮的了!

况且,这是送《弟子规》啊!

《弟子规》是什么文章?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文章,上课高悬于庙堂,中可常驻于士子心中,下可流传于百姓道途。此等文章送到御前,还能不是功劳?

铁定的一趣÷阁大功摆在面前,就是因为徐清的一句话……

“学生叩谢刺史大恩!”

魏冼,崔山南行五体投地大礼!

魏冼走了,徐清好是忙了三四天,把各县州学的问题给解决了。

三月中旬,开学招生。

由于去年收入还算不错的原因,各家农户都挤着挨着把自家子弟往学校送,最后,徐清一咬牙,一拍板,让每个州学招了七十学生!而且年级大一点的,先上。

两个老师,各自管三十五个,已经算是极限了。这可不是管羊群,一根棍子能管上上百只,这可是要教东西的。

二十八所州学,加起来有近两千个学生,徐清一下子感觉到头疼了。光教材就要四千本,按照德兴书坊的速度,要足足印制三天。

只是一算银子,一本书十文钱,就是四万文钱。就算银铜一比一千五,不过是二十六七两的样子。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