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入赘公子 >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设套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设套(1 / 2)

“不知怀平可否听说刘卓此人?”

杜苏继续点头,不假思索道:“听说过,是今年殿试的探花,不仅入了翰林院,而且与下官同职,也做了编修。”

刘卓能留在翰林院,虽然与他的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钟逸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今年的探花,原本是外放成为地方官员,也是钟逸在康宁帝面前提过一嘴,说刘卓有真才实学可堪大用,这才将刘卓留在京城......

虽然编修乃七品官职,但翰林院的七品,可不简单......

翰林院主要职能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等工作。这些事儿看上去感觉都不太要紧。但事实上,翰林院却是大宁最重要的官员储备中心。

翰林院日常从事的文书工作实质上能有效锻炼人们的从政能力......负责上一代皇帝实录的编修、帮助皇帝起草一般性文件的诏书,这些工作既能加强对上一代皇帝执政时期政情的了解,也有助于适应政务、加强对国家大小事务的熟悉。

本身翰林院的设立,也有培养国之重臣的目的。所以这才说在翰林院任职的杜苏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前提是在没有人搞你的情况下,如今内阁刘康瞧杜苏不爽,哪怕朝中许多大臣青睐杜苏,也不敢公然与刘康为敌。就算六部中有人提出接纳杜苏,任重要职位,也会被刘康驳回来的。

正是因此,杜苏这才不得以投靠钟逸......

总而言之,翰林院任职者各个有真才实学,刘卓能进去翰林院,也向钟逸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虽然背后有钟逸在推波助澜。

“刘卓是自己人,怀平日后可亲近亲近,既然都在本帅麾下,也理应和睦相处。”

钟逸这番话,令杜苏惊异,没想到除自己之外,钟逸还能渗透到翰林院中。

“下官记得了。”

......

这日之后,钟逸利用锦衣卫的情报系统在京城内外搜寻与钱山接触过的人。

虽然西厂门前门庭若市,几乎日日有许多拜访钱山的人,但在这些人中间,定有一位王爷,或者......王爷派来的人。

众所周知,王爷在没有皇帝的命令下是不能出自己封地的,所以钟逸认为派遣他人的可能性更大。

此人到底是谁呢?又隶属哪位王爷的势力呢?

这些钟逸尚不知情,可他知道一件事。此人一定是幅生面孔,由外地而来,进入京城城门者要被一一记录在册。

如此一来,便有了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抱着入城的名单,终于从近千号人中找到了有嫌疑的那位。

此人名叫李阳正,由洪州而来。他的身份本是一普通举人,但不普通的是,是一位近乎四十的举人。

这便说明一件事,次次科举,次次名落孙山。

为何李阳正有嫌疑呢?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