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时代搅屎棍 > 第017章:古文新解

第017章:古文新解(2 / 2)

古代农村或者乡下地区,房屋修建会有可能整整齐齐吗?就算是一家人也做不到这样,正常的村落民居应该是各自朝向不同,房屋样式不一。

既然古代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那为什么文中要做这样描述?

其实在古代,唯一能够做到规划整齐的住宅群只有一种:家族墓地,墓地又被称之为阴宅。

普通家族的墓葬都会由家族长辈管理,有人去世则统一规划下葬,所以家族墓葬群能做到规划有秩,而既然都是一家人,当然也确实该整整齐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字面意思: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仔细想想,桑树、竹林,再加上外面的桃花开,这三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完全不同,却为什么可以同时存在,所以这其中必有蹊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原意: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处“阡陌”二字看似应该指的是田间小路,但如果将其分开,“阡”应该指通往坟墓的道路,也就是墓园中连接不同坟墓之间的小路,即墓道。

除此之外,其实“陌”这个词在后来,它还被用于代指祭祀时候烧的纸钱。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此处是本文所有暗示中最明显的地方,大意说的是男女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那它为何会和外人相同,毕竟这里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和外面断绝联系,衣物服饰怎么可能会相同?

真要给个解释,其实也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里面的男女都是死人,所穿衣服是还活着的后人每年烧给他们的,而活人烧给祖先的衣物向来都会和当时社会环境主流穿着有很大相同之处,所以这里男女的衣物才会和外面世界没有区别。

第二种解释:

“外人”一词,其实不一定代指桃花源外面的人,更有可能是指北方游牧民族。古有内外之辨,源自那句著名的“内诸夏而外夷狄”,因此“外人”亦可指边疆游牧民族。

此处描写是文章对桃花源人外贸特征第一次描述,也是打鱼人感受到的第一印象,最应该体现出桃花源人与众不同之处。如果衣着和外人完全相同,显然是不可能让打鱼人记忆深刻,所以在衣着方面,肯定也有不同之处。

孔子《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意思就是说:若没有管仲震慑北方,我们都要披着头发,身穿游牧民族衣服。

很显然,游牧民族服装特征就是:“左衽”

秦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被秦军追的到处跑,而更靠近南方的两湖地区就绝对不可能有人学游牧民族穿衣,那为何这些有秦人背景的桃花源人为什么会穿“左衽”?

唯一合理解释,古人死后,穿衣入殓时,必定会这样做。

理由出自《礼记·丧大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

最新小说: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 神医下山,开个饭馆养女儿 都市之第一剑仙 我的老婆是战神 七零硬汉太会宠,小娇娇受不了了 都市冥王归来 护花天王 迫嫁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