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师一友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师一友(2 / 2)

过往的百姓一看,刘氏之后,心里就不自觉的有一种敬佩之意。

但等到守在门口的刘氏后辈将朱振引入大宅之内,则另有洞天,连绵不绝的屋宇,遮天蔽日的柳树,优雅淡然的青竹,潺潺流动的溪水,无不显示着大家风范和世族的底蕴。

行走在林间小路之上,高大的柳枝随风飘荡,散发着淡淡的柳香,让人不自觉的心旷神怡。

刘伯温早已在客室之内煮茶等候。

朱振入内,自觉掩闭房门,虎二守在门旁,不允许他人靠近。

客房内上游天井,洒进阳光,照拂在人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

朱振率先行礼,刘伯温便搀扶起朱振,拍了拍肩膀,“何必多礼,你我二人之间,虽无师徒之名,但却有师徒之实,万事不必如此讲究。”

朱振笑着回应了两句,便客随主便,下榻而坐。

不论是朱振,还是刘伯温,都是应天一脉出身,其实对于应天的生活更为熟悉和习惯,在淮安这种地方,基本上都算是客人。

即便是没有别的缘由,两个应天一脉的人见面,也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刘伯温手里摇着羽扇,自然会有下人斟茶倒水,然后悄无声息的退出。

见朱振一脸郁色,刘伯温不由的好奇道:“你小子刚发了一趣÷阁大财,把淮安世家的肚子掏了一空,怎么还心事重重的模样?”

能跟你说我让一个小娘们赖上了么?

朱振暗叹了一声,只好说道:“初掌一省之权,眼前千头万绪,一片迷茫啊,做的好这淮安的百姓未必记得我朱振的名字,做不好便是遗臭万年。

老先生,您不知道,我这每天战战兢兢,夜不能寐,生怕耽误了淮安的子民。”

刘伯温呵呵一笑,倒是也能理解朱振的处境。

淮安新制、筹建新式部队、筹建市舶司,都是万分艰难的重任,筹建部队什么的,对于朱振来说,非常简单,毕竟之前就有经验,而淮安新制和筹建市舶司,则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虽说对于新制,之前朱振在盱眙算是已经有了经验,可是一省之地毕竟不似从前那般简单明了。

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不小心,便是天大的危险。

眼下的困境也算是看到了,之前在盱眙,更多的是军事斗争,而在淮安却是朱振要与握有真正财富和人口的世家做斗争,这本身就是一种困难。

况且当下,华夏连年战乱,不论是本土商人,还是域外商人,都不怎么愿意来华夏贸易,想着以商养淮安也是个难题。

真正有能力施行海外贸易的世家大族,常年往来,自我贸易习惯了,他们肯定不愿意脑袋上多一个衙门,凭空管理他们。

要知道有衙门口,那肯定就有收银子的地方。

刘伯温甚至认为这市舶司是朱振专门用来恶心淮安世族的,你们不是嫌弃我来淮安动了你们的好处吗?

哪行,我就在根上给你们来一刀。

淮安,我让你们卖不了盐,让你们手头没有百姓,海外我让你们还上贸易受控制,头尾全都给你们掐了,我看你们怎么做世家?

这其实也是淮安世族恨不得将朱振宰杀在霍山的根本原因。

刘伯温跟朱振换了杯茶,笑着说道:“做大事,哪有简单的?

就拿国公来说,多少次的性命之忧,才换了应天这一处王者之地?

你以淮安这地界为根基,想做一番事业,肯定也要经历重重考验。

经受的住考验,耐得住寂寞,就算是你不求争霸天下,富甲一方,造福万民那是妥妥的,再说了,有了这五十万两真金白银在手,想必你做事情也简单许多。”

朱振接过茶水,感觉很是清凉解渴,笑着说道:“先生就不要嘲讽后辈了,这刘家的十几万两银子,小子可没想要。

您给打了底,小子也得给您退回去不是。”

刘伯温呵呵笑道:“做了错事,就要接受惩罚,况且十几万两银子,对于淮安刘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别人家都拿了银子,凭什么刘家搞特殊,这是要人人喊打的。”

朱振明白,这算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支持,当下拱手说道:“谢谢您了。”

刘伯温哈哈大笑,拍着朱振的肩膀说道:“本来这天下虽然动荡,但是群雄以露峥嵘之相,这龙椅到底谁坐,老夫也看出几分端倪,怎么凭白生出了你这么个异象。”

“先生莫要胡说,晚辈只想做些实事,至于天下龙椅什么的,小子从未想过。”

言下之意,我朱振有多大能耐,那都是应天一脉。

一老一少纵声谈笑,相谈甚欢,便仿佛慈爱的长者面对优秀的晚辈,亦如一对忘年之交,和谐融洽。

门外刘家的年轻侍者,其实是刘家的青年才俊暗中乔装,目的就是偷听者重要信息,结果却听到两位大佬在里面东拉西扯,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有营养的信息。

当下心中甚是不解,便跑去与家主禀告。

家主闻言,点点头道:“你们终究是差了些火候,这便是官场为官之道,谁先说了,谁就输了,莫要看朱振年轻,也是老狐狸啊。”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