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的歌单太神奇 > 第120章 客家婚礼风俗

第120章 客家婚礼风俗(2 / 2)

男方去的人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烧香的,有抬花轿的,有挑担子的,担子里装有家禽、酒、肉、糕饼、蜡烛、香烟等等,还有一个妇人叫做“负凤孺人”,负责带着新娘穿的衣服过去,在第二天新娘出了家门,也要她负责牵引回到男方家。

男方一般新郎不来,派出的人中有一个作为全权代表,例如放鞭炮的人,这个人叫做“谢郎头”。谢郎头和负凤孺人都不是随便指定,而是满足一些条件才能当选的。谢郎头要提前准备好至少十来个红包,给女方对接各个环节的人发红包。

接亲的人到了女方家后,先喝茶吃点心,点心一般是蒸鸡蛋、煮肉丸之类。女方家接到男方送来的酒肉等物时,则要给挑担的来人发红包示谢,然后把这些东西拿到祠堂祖先牌位前祭拜,说明缘由。

中午女方家里设宴请客,宴请亲戚朋友。

下午接亲的人留下谢郎头、负凤孺人和乐队,其余人带着新娘的嫁装中比较笨重的东西,例如橱柜之类的先行回家。晚宴的时候,女方的厨师、送嫁等人向男方家表示祝贺,谢郎头收下祝福时要给这些人发放红包,这叫“巧利市”。

第二天新娘出嫁时先整容(绞脸毛)。

绞脸毛,也叫“绞面”、“开脸”,即绞掉脸上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这是农村未婚女子出嫁前的一种习俗。姑娘绞脸毛后,从此不再是“黄毛丫头”,所以未嫁的年青姑娘是万万不能绞脸毛的。

和谢郎头和负凤孺人一样,给姑娘绞脸毛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儿女双全的妇人,且这妇人要家庭和气、衣食丰足、人丁兴旺,这样,经她绞过脸的姑娘,日后才能添丁发财、家庭和美,忌讳寡妇、产妇、儿女不全或与姑娘属相相克的妇人来完成此项工作。

新娘穿红衫裙、盖红头盖,有些地方会在新衣里面会穿一件“旧”衣裳,这叫做“带魂衫”。

新娘穿着打扮完毕,在房内向父母、兄嫂告别,长辈们对新娘说祝福的话,赠予“上轿钱”,这些钱是新娘的私房钱,以免她刚嫁过去后向丈夫伸手要钱难以开口。

在房内说完祝福的话后,新娘由父母牵引到祠堂烧香敬祖,告知祖先有后代女孩嫁出,求祖先保佑女孩嫁了个好人家,一辈子顺顺利利。

这些流程走完后,由女方父母或兄长将新娘牵出,出了祠堂、家门,交到负凤孺人手中后再“上轿”,现代已经不流行轿子了,派了车来接的就是上车,普通农村也有坐自行车或是直接走路的。

“上轿”时,新娘要哭嫁,做出伤心、不舍离家的样子,自此离开生活了十几二十多年的家,远离父母兄弟姐妹,很多新娘等不到这个时候早已经哭成了泪人。如果嫁的夫家很近,或是自由恋爱的,感觉不到离家之苦,哭不出来,老一辈人会视其不孝,父母便会示意新娘的嫂子、姐姐上前,掐、拧之下,不由得你不哭。有些聪明的新娘哭不出来,会用先藏好的生姜偷偷抹脸或生嚼辣椒,好歹要挤出眼泪表示表示。

最新小说: 不朽天帝 神王救女 别叫我恶魔 怀崽后,植物人老公他不装了 黎歌萧靖越 科技:大学四年交白卷,毕设你造顶级战机?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肥警神医 要命!疯批弟弟是我的私生饭 叶秋白冰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