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225章 创立阐教

第225章 创立阐教(2 / 2)

阐教创出来后,最先接受其教诲的则是辽东上层阶级。在卫朔半强制、半劝解下,辽东文武上下、豪强世家纷纷皈依阐教。而那些归属乌丸人、鲜卑人则全部被强行该信了阐教,以此来加强他们对华夏大家庭的认同感。

其实卫朔在民族融合方面一直做得都不错,如今再去辽东民间的话,你会发现那里基本上已看不到当初随处可见的胡汉杂居的情景,入眼之处皆是汉人形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所有跟鲜卑人、乌丸人相关的民族特种都被摧毁殆尽,这也为日后史学家研究其他鲜卑、乌丸历史带来很大苦难。

后世史学家一致认为,曾经活跃在北方的乌丸人、鲜卑人、匈奴人等草原民族之所以逐渐消失并融合到华夏大家庭中,其初始则开始于眼下辽东推行的一系列民族融合政策。正是得益于这一政策的推行,才让后世华夏成为一个单一民族。

阐教的出现必然要大大增强治下百姓对卫朔的认同感,对他稳定两地秩序,树立个人威望起到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同时阐教的出现,必然要降低世家对各地庶民的舆论影响。

为了防止阐教反噬害己,卫朔有设立了数条规矩以此在某些地方限制阐教。首先,在阐教典籍内明文规定,神职人员不得参与政治、经济等俗世活动,违者轻则剥夺其神职,重则要为此丢掉性命。

其次,关于阐教的资金来源,除了公开接受信徒捐赠的香火钱外,只能向官府申请拨款。而且阐教一切开支,必须接受官府审计部门的督查。

卫朔不断地翻阅手上的纸张,很快就到了寇遁之为阐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方面。按照寇遁之的设计,神职从上到下分为:掌教、天师、真人、道长。

掌教为最高领袖,目前由寇遁之担任。掌教之下设天师驻守在各个州治所,负责一州教务的处理;而真人一般是有威信的信徒担任,负责一个郡内的教务;道长则是每个道观的最高负责人,也是阐教最基层的神职人员。

至于最高教务并不是由掌教负责,而是由掌教与诸位天师、真人组成的教会解决。阐教一切大事必须由教会通过,然后再由掌教宣布执行。

卫朔对寇遁之整理出来的东西十分满意,他不怎么担心阐教会威胁到他。其实就算卫朔不打算再扶持另外一个宗教,阐教也不是一家独大。真正影响到华夏方方面面的则是儒教,孔圣人宣扬的儒教,经过董仲舒的努力后,已彻底成了华夏的主流思想。

在卫朔看来,阐教尽管有着巨大发展前景,可仍然无法跟儒教相提并论。儒学、算学可是辽东两大必修的基础学科,任何一个打算进入郡守府做官的读书人,都必须掌握这两门知识。

以华夏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儒教根本无需宣传,自然而然地会成为第一大教!

这才是卫朔的底气所在,在他看来阐教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第二大宗教罢了,更可况日后还得面临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竞争。

除此之外,卫朔、寇遁之二人致力于将阐教打造成一个极具包容性且平和、非攻击性的宗教,经过多重限制,卫朔相信足以将阐教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郡守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底层百姓以及归化胡族迅速接受了阐教,在短短数月之内,阐教就成为卫朔治下影响力极大的宗教。

当阐教走上正轨后,范阳卢氏终于派人来到了蓟城,卫朔得知卢氏来人,不禁喜出望外,在他看来范阳国怕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