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 第097章 反制,鹬蚌相争

第097章 反制,鹬蚌相争(1 / 2)

一个护军走过来,低声问韩枫:“大人,这小宫女看上去没多大年纪,胆子倒是不小啊!居然敢拿文武百官开涮!我记得她应该是陛下身边的人,先在宫里都是这种愚蠢的女官吗?”

韩枫一记冷眼如刀扫过去,并低声斥道:“闭嘴!宫中女官也是你能胡乱议论的?”

“是。”护军忙躬身推至一旁。

若不是这小丫头胡搅蛮缠说了那么一句荒唐可笑的话,天子怎么会有台阶下来,大庆殿里的那些老家伙们只怕要饿到夜里也回不了家了!韩枫默默地叹了口气,进殿去宣示天子口谕,让大臣们散朝。

赵祯去宁寿宫点了个卯,跟张太医聊了几句太后的病情便进寝殿去见太后。

然而太后的床帐紧紧地闭着,任他请安问候,太后却一句话都不说。

一直侍立在一旁的丁素云低声劝道:“陛下,张太医给太后娘娘刚施了针,太后娘娘疲倦,这会儿怕是没精神跟您说话。要不,您晚些时候再来?”

“也好,有劳丁姑娘悉心照料了。”赵祯又向着床帐深深一躬,向太后到了一声“儿臣告退”方转身离去。

一回到乾元殿,赵祯便踢掉了朝靴摘掉了朝冠,挥着袖子去坐榻上靠着。

忘忧赶紧的送上一碗雪梨百合酿,并柔声劝道:“陛下,先喝一口润润喉再用午膳吧。”

赵祯的心头已经是怒火燎原,但是面前的人是忘忧,他的火气就发不出来,只默默地接了汤盅喝了两口,清甜的汤品抚慰着他干渴的喉舌,也把他心头的怒火往下压了压。

忘忧看着赵祯小口小口地喝甜汤,则站在一旁安静的等着,一言不发。

偌大的乾元殿里安静的可怕,只有银匙偶尔捧到青瓷汤盅的声音,如金石相击。

赵祯把一盅汤都喝完,方问:“你不说点什么吗?”

忘忧上前接过空了的汤盅,小声回道:“奴婢知道陛下心情不好,不敢胡言乱语再惹陛下生气。”

“你闯大庆殿的勇气哪里去了?还敢说留那些老东西用膳的话,这都是谁教你的?”赵祯冷着脸问。

“没有人教,只是已经到了晌午,该是用午饭的时候了。就算是大臣们不饿,陛下也该饿了。陛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可不能饿着。陛下的龙体关系到我天朝的千秋基业,万万马虎不得。”

“巧舌如簧。”赵祯斜了忘忧一记白眼,又叹道:“今儿真该带着你上朝,让你看看那些老东西的嘴脸。”

“陛下说笑了,大庆殿可不是奴婢能去的地方。”

“大庆殿?说白了,不过是个戏台子。”赵祯冷声一笑,不顾忘忧错愕的神色,自顾说下去:“之前,坐在一旁看他们唱戏,觉得有趣。今日把主角赶下台去想要自己唱一出,却发现敲锣打鼓的那群班子都不听话了。戏没唱起来,差点儿下不来台。呵呵……”

忘忧轻笑说道:“这怎么会呢?天子坐拥天下,不管是大庆殿还是戏台子,自然是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哪儿有你说的那么容易?”赵祯点着忘忧的鼻子正要数落,忽然听见她的肚子“咕噜”一声响,顿时又笑了:“罢了!何必为难你呢?传膳吧,朕也饿了。”

忘忧尴尬的笑着揉了揉肚子,福身到:“谢陛下隆恩。”

于是宋嬷嬷忙叫传膳,东配殿的膳桌上摆着各种珍馐佳肴。

赵祯这次用膳很是安静,不再如之前那般挑挑拣拣,忘忧给他夹什么他就吃什么,然而却是食不知味。

饭后,宋嬷嬷欠身说道:“刚刚他们送进一筐奏折来,陛下略歇一歇还得去看看那些折子,可别有什么要紧的军政大事给耽误了。”

“说的是。”赵祯又对忘忧说:“你速速去用饭,然后过来给朕做茶。”

“是。”忘忧忙答应着。

赵祯自己先去书房,掌案太监陈常禄已经把那一筐奏折按照各部的类别分好。

忘忧去了一块“简心”香饼放到黄铜狮子香炉里点燃,方去茶案跟前跪坐下来烧水点茶。

那边赵祯看了一份奏折烦躁的放下,又拿起一份看了一半又皱眉丢开,再拿起一份来倒是看完了,却一把丢到地上,骂道:“这些混账东西也好意思领着俸禄站在庙堂之上!真真该杀!”

“陛下息怒!”陈常禄忙跪在地上。

“都滚出去!”赵祯骂道。

陈常禄在滚出去之前把奏折捡起来放回书案上,又求救般的看了忘忧一眼。

忘忧无奈的抿了抿唇,端着茶盏上前来,低声劝道:“陛下喝口茶吧,这眼看就要过年了,消消火气。”

赵祯喝了两口茶,又生气地说:“别的倒也罢了!都不是什么要进的事情,可这年尾祭礼居然也要朕来拿主意!礼部养了那么多人都是吃白饭的吗?!”

“之前这些事情都是怎么办的?应该都有章程的吧?按照章程来不就行了?”

“之前?若是在之前,礼部尚书不得颠颠的把章程和需要的东西都安排好了报上来?如今尚书告病在家,左右侍郎一问三不知,朕倒是让这等狗才欺负到头上了!真不如直接罢免了他们!”

“陛下别着急。”忘忧低头思忖了半晌,方说:“我记得之前先帝在的时候,逢着过节,总是吴王替天子祭祀。他应该对这些事情颇为熟悉吧?”

“这倒是,当初沈太妃跟太后明争暗斗,老四倒是出了不少风头。”

忘忧悄声建议:“如此说来,这事儿就交给他来安排,其不妥当?”

“年尾祭礼就在眼前,他丢了半条命,如何能料理得开这些?”

“其实也不要他做什么,只需他把章程理出来就行了。”

“还有需要的东西呢?户部尚书跟朕哭穷哭得朕都以为明天要去街上讨饭了。”赵祯话音刚落,宋嬷嬷便进来了。赵祯因问:“有事?”

宋嬷嬷忙躬身回道:“不是老奴给陛下添堵,实在是年底了,司膳房,尚服局以及御药房这几处的开销都要料理了。这几处的总管刚刚都来过了,虽然老奴已经打发了他们,可这事儿也得有人料理啊。”

赵祯这下倒是不着急了,缓缓地坐在椅子上冷笑道:“是朕糊涂了,平头百姓家还得有个当家人呢,堂堂大内,又怎么能没有个主理后宫事务的人呢?”

宋嬷嬷也知道赵祯心情不好,忙建议道:“要不,还是请王妃进来帮忙搭理几天宫内事务吧。”

“阿娘这几日身子一直不舒服,朕也不想她再来蹚浑水。”赵祯扭头看向忘忧,轻笑道:“你帮朕一个忙吧。”

“这……”忘忧心想你该不会让我来吧?打死我挑不起这样的担子呀!

赵祯挑了挑眉稍,轻笑道:“你替朕去北苑行宫走一趟,探望一下沈太妃,就说快过年了,父皇不在了,母后又病了,这后宫之中实在萧条冷清,朕特意请沈贵太妃回宫过个年。”

“贵太妃?”宋嬷嬷纳闷的看向赵祯。

“啊,不——是皇贵太妃。过年了,给诸位太妃晋一下位份,想来父皇在天之灵也是欣慰的。”

“只晋沈太妃的位份吗?”宋嬷嬷又问。

“淑太妃晋为淑贵太妃。请两位太妃一并回来过年吧!”

“那……丁太妃呢?”

“她就不必了。西苑行宫的火灾让她伤了容貌,只怕她是不愿见人的,就留在北苑行宫清净地过年也好。若回来,又引得一些人私下议论,让她不堪其扰反而不好了。”

宋嬷嬷躬身道:“陛下思虑周全。”

“那,奴婢这就去?”忘忧问。

“走,朕跟你一道出门。”赵祯说着,也站起身来,又吩咐宋嬷嬷:“你速速安排人去把未央宫收拾妥当。”

“陛下要去哪里?”宋嬷嬷纳闷地问。

“朕要去一趟吴王府。”赵祯又对忘忧说:“我们分头行事,宫里宫外的事情便都能解决了。”

“陛下英明。”忘忧看赵祯笑了,心里的阴霾也跟着散了。

*

忘忧换了衣服便跟赵祯一起出宫,二人分乘两辆马车,一个去吴王府,另一个去了北苑行宫。

至晚间,赵祯从吴王府用过晚膳回宫,忘忧却在北苑行宫住了两日,到第三日上,赵祯派出半副太后仪仗,迎接皇贵太妃沈氏和贵淑太妃杨氏一并回宫过年。

忘忧的这件差事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沈太妃和杨太妃二人回宫的仪仗入金雀门的时候,各处才得到消息。

刘太后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正靠在榻上用午饭,当时便把膳桌掀翻在地。

“混账东西!”刘太后愤愤地骂道,“简直是白眼狼!哀家养了一只白眼狼!”

丁素云忙上前劝道:“太后息怒,太医一直叮嘱说,您的病不能动怒的。”

“你看看他做的这是什么事?给先帝的妃嫔晋位份这样的事情都不跟哀家说一声!亏他还每天晨昏定省,每天来哀家这里就只是点个卯儿,全了他的孝子之名吗?!”刘太后生气的拍着腿说。

丁素云又劝道:“已经过了腊八了,娘娘一定要保重凤体,您精精神神的去参加年夜宴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句话提醒了刘太后。的确,年夜宴上若是太后不去,那么沈太妃就会出尽了风头。先帝才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沈太妃旧日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拔出干净,若是年夜宴上刘太后不出面而沈太妃出面主持宴会,那么之前依附沈家的那一股势力一定会死灰复燃。

想到这些,刘太后很快恢复了理智。摆摆手对丁素云说:“叫人把这里收拾一下,你去给哀家弄一点粥来,哀家想吃点清淡的。”

“是。”丁素云福身应了一声,忙招手叫过小宫女进来收拾这一地的狼藉,然后亲自去小膳房端了一盅白粥来。

相比起宁寿宫的阴云密布,未央宫里又是另一番情景。

焕然一新的未央宫里,沈太妃懒懒地靠在铺着貂皮的榻,端着一盏茶慢慢的品着,对坐在对面的杨太妃则拨拉着手炉里的炭火,叹道:“世人都说,人走茶凉。原本我们这些无儿无女的苦命人还以为先帝一走,我们便没人照管了。想不到陛下仁爱,竟给了我们这样的恩惠,咱们真是满怀感激啊!”

“陛下的仁德,你记在心里就行了。也不必挂在嘴上到处宣扬。”沈太妃轻笑道。

“姐姐您是坐得住的人,宠辱不惊,妹妹我可不敢比。在北苑行宫的日子,我可是过够了!”

最新小说: 叶倾城陆云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