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心理科医生 > 第151章 案例解析

第151章 案例解析(1 / 2)

习雅书已经连续做了数十次心理治疗,进展顺利,她的人格也获得了很好的成长,但是她父亲的突然去世,给她脆弱的神经造成了又一次冲击。

各种强烈而矛盾的情绪铺天盖地。

苏成华显然有些招架不住,也产生了强烈的负性反移情。

但是“善行”的职业道德告诉他,他不能放弃。

于是他写了一份案例分析报告,用邮箱发送给他的督导老师廖雨琛。

他在邮件中写道……

廖老师您好:

我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来访者,在治疗她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同时我做了很多的思考,然有些地方仍然感到迷惘。我希望在下一步的治疗之中,能获得您的指点。

我现将这个案例的基本情况结合我的一些理解写成了一份案例报告,发送给您,希望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一看。等您有时间,盼望能与您讨论此案例。

报告内容如下:

《关于习女士的个案概念化报告》

来访者习女士,中年女性,某大学心理辅导员,现休长假未工作。

来访者主诉:我对儿子的不耐烦、无爱。原生多子女家庭,父亲缺位,重男轻女。我自幼学习优秀,后来在大学期间开始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自己挣扎着勉强完成了大学学业。我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出差频繁、聚少离多,后车祸死亡。第二任丈夫虽然能照顾我的生活,但我仍感其无法成为我的支撑,我的内心一直是空的,一直渴望寻找生命的依靠。

目的:1、想通过咨询了解自己对儿子无爱和不耐烦的原因。

2、情绪经常失控,做事比较冲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希望深入了解自己,获得心理的成长。

初步印象:来访者能主动发掘自己的内心,比较坦诚,她的一些深层问题也逐渐水落石出。在了解了她的生活经历以及相对应的情感之后,我给出了一些解释,但是来访者依然反复纠结着她最初的问题,即对儿子不耐烦的问题,无法获得顿悟。似乎在她面前有一道厚厚的屏障,反射回了我给她的每一句解释。

对于她无法获得顿悟的原因,结合咨询所见,我的粗略分析如下:来访者无法获得修通和顿悟,究其原因,我认为,并非是她对精神分析不够敏感,而是因为她拒绝看清真相。

就像她曾经不愿意放弃她的优秀那样,现在她也不愿意放弃现在的女强人身份。而这些完全是行走在潜意识层面的,她自己根本就无法察觉。

一、她不愿意放弃她的优秀,是她曾经的生存策略,也是她抑郁的推手。

她曾经的优秀是她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是一种自我防御策略。

我认为虽然她说并没有因此而讨好她的父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学习优异,让她在学校里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和偏爱,而来自于老师的关注和偏爱成了滋养她心灵的重要养料。

这也是她父母从未给过她爱,她仍然能够存活下来并且还能适当照顾母亲的需要的根本原因。

老师成了她生命中比父母更重要的客体,只可惜,经常变换的老师无法被她真正内化为她的自体中的自体客体,无法在没有外在客体的情况下持续为她的自我提供心灵支持以及内在的互动交流。

在中小学时期,老师几乎全方位在场,这掩盖了她心中无人的事实。

可是一旦她到了大学,老师便不会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全方位地给予学生关注,尤其是在高手林立的大学,个个学习都很不错,自己曾经的优秀就难以维持了,她面临着不得不从浪尖上跌落下来的事实。

而不再优秀对她来说就是失去老师关注和爱的资本,是她无法放弃的维生素。失去了优秀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外在客体。

这样维系她的心理系统正常运转的外在客体丧失了,她的内心真正的空空如也,只剩一个羸弱而模糊的自我。

本就没有一个内化了的好客体为她的自我提供生命能量,现在原本能为她提供一点零星生命能量的外在客体也不存在了。

她曾苦苦挣扎过,但是最终都失败了,这让她彻底陷入了无力和绝望之中。孤独、痛苦、迷茫、无助随之而来,抑郁便应运而生了。

当抑郁症一旦成势,什么优不优秀的也就无暇顾及了。这时作为外在客体的老师的丧失激活了她童年早期母爱的缺失,因此,她的抑郁是有明显的人格基础的。

或者说她的情况并非她本人所一直认为的抑郁,也不像我一开始给她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我觉得更可能是一种严重的人格障碍。有点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又好像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但是我在诊断上比较模糊,不敢妄下定论。

她那种心灵深处的沉重和坠落感也许正是潜意识深处的缺爱缺自体客体的空洞的吮吸。

而她的一直持续着的抑郁心境障碍,或是外显,或是潜伏着,但是无论是哪种,都会影响她对儿子的感情,她的心理能量需要分配给她的工作和家庭,更需要分配给她的抑郁,能留给儿子的还能有多少呢。对她来说,多了个儿子就相当于多了个讨债鬼罢了。

二、她不愿意放弃自己女强人的感觉

她把儿子当成烦恼,无爱,不亲,除了因为她的抑郁心境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讨论。

儿子是她成为女强人道路上的累赘。她说她从小到大一直紧绷着,因为父母不能依靠,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养活自己、甚者养活家人,一刻也不敢放松。

唯有拼命工作赚钱,内心才有安全感。儿子不是出生在期待之中,甚者影响了工作,成了累赘,破坏了她内心的安全感,进而引起了她的烦躁,甚者是敌视。

儿子是一个情感投射下的牺牲品。从儿子一出生,她便对儿子没有爱,只有责任,没有亲密感。甚者还有一种不耐烦,而这种不耐烦随着儿子的成长以及自己生活事件的增加,逐渐加强,甚者有一种强烈的愤怒存在,发展到甚者不能听到儿子的声音。

不得不说她的儿子很无辜。她对孩子的不耐烦和愤怒并非来自于儿子本身,因为儿子本身很优秀。

因此,只能说,在她眼里,她看到的听到的并不是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已经被她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的男人附体了。

最新小说: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 神医下山,开个饭馆养女儿 都市之第一剑仙 我的老婆是战神 七零硬汉太会宠,小娇娇受不了了 都市冥王归来 护花天王 迫嫁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