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05章军户制度

第205章军户制度(2 / 2)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封建社会,那些实行兵农合一,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战斗力比较强,超过那些搞募兵制的国家。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历史上,造反者绝大多数都是无业流民,或者是失去土地农民,因为一无所有,才无所顾忌;那些有田地耕作的农民,有稳定职业的百姓,很少参与造反,即便是有委屈,也多数忍了,他们多数是积极抵抗义军的主力。

因为有地,便有安稳的生活,而所谓的义军入侵,所谓的蛮夷入侵,往往会让他们失去土地,失去安稳的生活,这让他们拼死反抗。

总之,实行了军户制度,让军人有了战斗意志,有了战斗意志,在适当的训练,就是一只强军了。即便是不能纵横无敌,也可以自保有余。

而宋朝实行募兵制,当兵是为了挣钱,而钱哪里有命重要,于是养成来士兵们习惯于大顺风战,善于抢功劳(抢功劳,就是抢钱),而一旦遇到强敌,一旦久攻不克,士气就会下跌,甚至会奔溃,出现上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大溃败。

这在后世时不可想象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最为常见。

在扬州实行的军户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明朝的军户制度,可是在一些细节上却是改动较大。

明朝的军户制度,所有军户皆为世袭。每个军户的在卫军士,其主要任务是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被称为正丁。正丁子弟为次丁或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该军尸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也就是说阵亡之后,没有补助,反而是继续派丁上前,全家男丁死光了之后,还要牵连上同族。身为军户,既要种地,又要卖命,身为军属,不会享受到优惠待遇,反而是有着沉重的赋税,坑人无比。

此外,明朝军户身份是世袭的,子子孙孙都要当兵,不允许从事商业、手工业,甚至连科举考试也不允许参加。

而赵朴设计的军户制度,军户必须是世代从军,一户一丁,也就是说一户人家在,至少有要一个前去当兵,而其余的丁口可以从商,可以读书当官,也可以从事手工业;总之必须有一丁参军。一旦家中缺少丁口,未参军,实行重税;而一旦家中有阵亡将士,则是实行减税;一旦无故逃避兵役,轻则是收回田地,重则是加重赋税。

而在扬州,实行按亩纳税,免除人头税,实行留五纳五;其中税收中截留三层,用于兴办义学,义学免费为主,主要在提高识字率,较少文盲数量;同时义学中实行军训制度,军户出身的孩童、少年,必须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军事训练。

此外,重点防备土地兼并,军户土地不得随意买卖。

军户制度,看似只是军事上,却是设计到了普及初级教育、摊丁入亩、军训尚武等制度。

就这样,在一些大臣,武将的参与之下,军户制度草草定稿,然后实行了。至于缺点有多少,问题有多少,刚刚实行两个月,好坏暂时还不知道。

…………

正是冬天,闲暇的时刻,而军队却不能闲暇。

扬州军只是厢军,在训练的量上只有八字军的一半,但是三大纪略八项注意必须遵守,宁可军队战斗力低下些,也不能变成遭殃军。

经过短暂的训练,扬州军有了一丝的气象,只是战斗力真的不怎么样。

在战场上,五万扬州军,只需要五千金军,就可以击溃,还是要加大训练量呀!

不过不管怎么说,扬州军就这样成军了,问题很不少,还需要提高。但是无容置疑的是,不久之后八字军必然离去。那时扬州军,将是守卫扬州的主力部队,扬州需要他们保卫,八字军主力不会长久的留下,当卫戍部队,主要还是以征伐金军为主。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