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2 / 2)

嘴里也是从头念起:“曲则全……”

缘行:“……”见他这么专注,不好打搅,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打算换个方向看风景。

可没想到的是,才走出几步,这孩子又在“不自是”上卡壳了,然后,又是一阵重复:“曲则全……”

缘行实在听不下去,猛地转身,重又到了孩子跟前,负手而立,静静看着,等他在“不自是”上再次卡壳时,轻声接着背诵:“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对、对。”孩子大喜,声音都抬高了稍许,可旋即又惊醒过来,忙站起回头警惕回头。随后,他伸手挠着脑袋,尴尬的看着面前笑得和蔼的大和尚。

缘行饶有兴趣的笑着孩子,年纪约在七八岁左右,看着还挺顺眼。

“小施主是哪位道长的弟子?”他问道。对方青色衣衫整洁干净,肌肤极为白皙,识字且能背诵道经,想来也不可能是村里的孩子。应该是跟随师长来到此地的小道童。

“我、我没有师父。”小孩子似乎很紧张,磕磕巴巴的说了句。

“那你的这几句《道德经》是与谁学的?”缘行先是一愣,难道自己猜错了不成?

“爹、爹爹教、教的。”孩子说话依旧结巴。

缘行点头,紧跟着心中微动,再次细细打量对方,他当然不会相面之术,可随着修行日久,灵觉早异于常人。随便见到一个陌生人,虽然不能一眼看出对方大致根底,但多少还能有些感应。

不知为何,他第一眼看见这孩子就感觉与自己有缘。可没有遇见善纯时那般强烈,应该不是师徒的缘分,到底是何种关系?

正思索间,又看到孩子的衣着,下一刻便轻咦了声,原来,这大夏天的,虽说山里空气较凉爽,可孩子对襟短褂下面竟还裹着好几层衣服。

难怪,看脸型应该不胖,身材却显得臃肿了。而且,他的皮肤白得实在有些不太正常。

当下顾不得冒犯,探出一只手,一把握到了孩子的手腕上,一股细微的真气延伸过去。

不久后,他吃惊的缩回了手。

孩子身体里竟自带一股极强的寒气,他的真气一入体,便如水流遇到封冻一般,只能前进少许。

这可不是好事,长此以往,这孩子会将自己冻死的。

想了想,他试探性的问道:“小施主对佛门功夫可有兴趣?”这孩子身体特殊,自己的菩提玉身琉璃功或许会起点作用,不说能治愈,孩子多些寿命也是好的。

难道所谓的缘法就在这里?

虽然从刚才背诵的内容来看,孩子家中长辈应该是信奉道教的。可谁让他看孩子顺眼呢,就算孩子长辈不愿孩子出家。做个俗家弟子也好啊。能救人一命,想来住持大师兄也不会反对。

“做贫僧徒弟怎么样?”他俯下身子,笑着开口。嗯,那表情神态,不像大师,倒有几分拐子的风范。

那孩子却颇为警觉,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缘行张嘴欲问,可又止住了,而是转头望着村子的方向。不久,有脚步声缓缓传了过来。

一名身负宝剑的青袍道士也走到了溪边。

那孩子看到来人,忙奔了过去,一把抱住道士的大腿:“爹爹,这个大和尚说要收我做徒弟……”接着,将方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缘行无语,刚才开口还结结巴巴的,这会告状怎么会这般遛?小孩子果然都是魔鬼。

“见过这位道友。”缘行先拱手施礼,才无奈的解释:“方才是误会。贫僧见这位小施主似先天有疾,动了恻隐之心,才……并不知他乃是道友的公子。”仔细说来,一个和尚要收一个道士的儿子当徒弟,这怕不是要引起两教冲突吧?

谁知,那道士完全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一脸古怪的盯着缘行:“多年不见,缘行大师还是喜欢戏耍小道士吗?”

“嗯?”缘行不禁一愣。

道士见他一脸迷茫,复又展颜笑道:“大师肯定认不出贫道,当时您眼睛不方便,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前运河船上的那对师徒?哦,当时善果大哥也在。”

对方说起运河的船,又提了善果的名字,缘行脑中灵光一闪,恍然道:“原来,道长就是……”

“不错,张养道见过白大先生。”道士恭敬的合十施礼。而随着他这个举动,原本空气中的尴尬气氛立时消散了。

“果然是你。”缘行啼笑皆非,他看向正好奇望着自己的小孩子,嘴角抽动:“当真有缘。”

二十年前第一次下山,回程的途中可不是遇到一对道家师徒嘛,记得小道童还同善果自取名号,一个乌山道人,一个斩蛟散人。缘行当时心情极佳,还诱惑小道童拜他为师呢。

时隔二十多年,诱拐两个“道童”,竟是一对父子,这缘法只能用古怪来形容了。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大师誉满天下,而当年的小道童已成家生子。”张养道看着面前依旧年轻,几乎与当年完全没有变化的和尚,语气中也满是唏嘘。顿了顿,又问道:“前些年,我倒是与游历的善果大哥见过一面,不知他如今可好?”

“巧了,他也在这村里。”缘行眯起眼睛。

“那定要好好聚一聚。”张养道点头笑了笑,可借着笑容收敛,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递给身侧的孩子。

后者结果,揪起塞子便灌了一大口。

缘行老远就闻到味道,皱眉问道:“这是酒?”

“是啊。”张养道爱怜的抚着孩子的头,问:“大师是否看出犬子身上的异状?”

“不错,我看他身上寒气逼人,恐怕要学些阳刚旺气血的内家功夫方可化解。”

“那是无用的。”张养道却是摇头叹道:“这孩子出生前,拙荆收了伤,以至于他先天不足,这些年我遍寻名医,用了许多珍贵药材仍不见效。我道家也有人修习阳气足的功夫,也无法化解他体内的寒气,最后寻了个偏方才稍稍抑制。”说着,他摇了摇酒葫芦。

缘行皱眉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了什么,拍手笑道:“若是喝酒能够化解,贫僧倒有本秘籍正好适用。”

原来,所谓的缘分,就是指那本《酒三千》吗?

最新小说: 判官店 末世之小人得志 挂了99次之后 盖世败家子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我真没想顿悟啊 万法修真路 传奇附身 最强附身系统之金牌武师 深山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