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深层心理学 > 第二节 症状成因之—退行满足(1)

第二节 症状成因之—退行满足(1)(2 / 2)

回到上例:

根据第一章节的推理——心理疾病最表面、直接的诱因是因为“暗示”。所以,当H产生这种强迫思维时,一定是现实环境对他的隐性暗示——这种环境极像他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至于是什么环境,因人因症状而异。在没有深入分析之前,这种表面的隐性暗示反而不那么表面,不容易察觉。也就是根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环境暗示他。

但是,患者一般都记得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更贴切地说:他根本没有把当前的环境和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联系起来。

他能清楚地记得,外公过世后,母亲很伤心;他最怕见到母亲的眼泪,于是刻意选择逃避丧礼过程中最悲痛的一幕。

但他能够想像到母亲伤心欲绝的情形,并极力压制这种想像。

就在这之后,这种大不敬的怪异思维就开始产生了。

事实上这种怪异思维对他来说不算太陌生。

如果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记忆,人反而容易忘却,而不会纠缠在心。

这个在以后将会详述。

他曾经想过:如果在骑车的时候,自己故意把车骑到河里怎么办?如果吃饭的时候,饭全部变成了脏东西怎么办……这就是一种强迫性人格。

但是,那个时候,他能够较快地克服这种怪异思维,成功地回到正常生活中。

只是这一次,因为外公过世的诱因,大不敬的怪异思维如洪水决堤般不可阻挡。

根据最简单的因果逻辑,这种思维的产生一定是有原因和理由的,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人的本能是求乐的。

再阴暗、痛苦的生活,背后也有快乐的动机推动。

正如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他在付出时,看似是牺牲自己,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升华的快乐。

回到上面的问题。

只需用倒推法便可给患者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外公死得好。那么你一向尊敬的外公去世,如果是一件好事,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唯一的答案就是:这样母亲就不会太伤心了。

这正与他刻意逃避见到母亲最伤心一幕的举动吻合。

唯一能够让他抛弃对外公的尊敬的理由,就是让母亲不再伤心。

也就是说,他对母亲伤心哭泣的不忍,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这样,很简单地就把他的强迫焦点转移到了“不忍母亲伤心“这个柔和地问题上。

强迫症状自然会消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明白他为什么如此不忍母亲伤心。这就要追溯到他更远时期所形成的强迫性人格。

一个男人不愿意看到母亲或者自己的爱人流泪。这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能算是病态。

但是,如果发展到为了不看到自己在乎的人流泪伤心,竟然把令她伤心的对象贬低到极端,就是一种病态了。

就好比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曾提到过一个年轻女子的梦:她梦见自己平时疼爱的侄儿躺在棺材中。

根据“梦是愿望的达成”,梦见小侄儿去世,正是她潜意识的愿望。

这样一来,又可以联想到上述的强迫病例中。情况如出一辙。

她明明是疼爱小侄儿的,怎么可能希望他死去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小侄儿的去世,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大的好处,超越了她对小侄儿的疼爱。

这种好处就是:她曾经在大侄儿的丧礼上,看到过一个令她万分心仪的男子,之后再无音讯。

为了急于再次见到他,她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小侄儿去世,重现一次类似的丧礼,再次见到那个男子。

由次可见,男女之间的爱,母子之间的感情,足以让人产生极端的思维。

当然,前提是这类人群失去了面对现实的进取心,只能在黑暗和迂回中满足爱的愿望。

所以,内向型的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可以称之为一种“退行满足”。

何谓“退行满足”?

从上面的例子,大致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通过正面积极的方式,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就只能妥协,把自己置于弱势,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施舍。

这是对“退行满足”最通俗的解释。

在现实中,这种“退行满足”也是十分常见的,只要不过度,也并无不妥。最多只能形容此人没有骨气。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退行满足”。

其实,最早的退行满足,是很隐秘且朦胧的,正如患者的症状一般。

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

所以,症状可以解释为一种“退化”。

如果细心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在童年时很顽皮,长大后却很内向沉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少为人知的是,儿童的顽皮也有真假之分。

有些儿童的顽皮,目的只在于引起大人注意,来教导他,以此满足一种安全感。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的父母也许对他比较冷淡。

只有他犯错了,才会来关注他。

所以,有的儿童故意去“招惹”大人,引起大人来“教训”他。

他们甚至很乐意接受这种“教训”。

这可以从他们调皮而满足的笑声中看去。

还有一种情况:

有的人在童年时性情刚烈。

当他在与人争斗,被人欺负后,常被人误解为老实。

他当时会强烈反驳,甚至动怒。

但在后来,他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别人称他“老实”的评价。

干脆把自己置于“老实”的弱势,享受别人的怜悯,放弃了自己的抗争。

几乎所有复杂多变的外界暗示所导致强迫形式,都可以用“退行满足”来解释。

再次回到第一个例子:男孩不忍母亲的伤心,已经达到一个病态的程度。这就是他强迫贬低外公的原因。但还不是根本原因。

同样是人,都有追求爱与快乐的本能。

不会无缘无故选择“退行“来满足愿望。

一定是在“退行“之前,心理就已产生了异于常人的变化。

最新小说: 全民游戏:我拿异火玩超载! 斗罗霍雨浩之我的分身太自律了 我修炼水到渠成,攻击每招必中 震惊!居然拍这种电影?!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总有仙子对我图谋不轨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精灵之黑暗崛起 满级传球,请叫我三狮军团话事人 大时代从198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