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漫步歌神路 > 《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一期初听感受及点评

《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一期初听感受及点评(2 / 2)

第八个。苏见信,《告别的时代》。

出现了和赵传一样的问题——歌声和伴奏在两个位置,大约,真是调音师的锅了?

或者,是电视上放的录音,在音轨处理时出问题了?

这次演唱就不多说了,看下一期再谈吧……

最后粗略来一个第一遍听之后的排名?

一档

1HAYA(如果考虑那歌词的尿性,那就是最后)

2徐佳莹

二档

3赵传(甩部分锅给调音师)

4苏见信(甩部分锅给调音师)

三档

5黄致列

6李克勤

四档

7李纹

8关喆

小结:

这一期的整体质量,比较让人失望。

徐佳莹的第一非常合理,但那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对手各自的问题太多。她的紧张,她的硬唱功的缺陷,都是让人可惜的。

相比之下,李克勤仿佛唱歌机器;黄致列的歌曲编排有冗;赵传、苏见信或许是自己唱砸了或许是被调音师和录音师坑了也或许两者兼有(作为电视观众无法得知真相);HAYA那残念的歌词对整体的破坏从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严重地说,稍微有历史常识的汉族人在听到“我曾经听说过,游牧人是大陆的主人”时,没呵呵她一脸就算是客气的了);至于关喆,连两年前的张杰都不如,就像多年习武之人认为习武是为了打打杀杀——这个舞台对于他来说,还有境界的距离,只不过这一期大家都没唱好,所以可能死得不那么突出。

倒是李纹的情况,与众不同。

内投第一,票选第六,看起来反差强烈,但其实也不奇怪。作为半即兴演唱,这种表演方式在难度上就和其他对手不在一个档次,换句话说,李纹的纯音乐素养吊打这一期所有对手。这也是她被内投第一的原因。专业的人都是识货的。

然而,这不是让听众认同的全部要素。

关于流行音乐演唱效果的上下限,我颇早之前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下限:调音>录音>现场>即兴

上限:调音<录音<现场<即兴

即兴的表演方式,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演唱效果,理论上的顶点。这些年来,国内的综艺音乐节目里,李纹这样的半即兴演唱,算是第一次?

从难度或者说逼格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十年磨一剑和无招胜有招的差距。

但是,普通听众不懂也不需要懂你这样那样演唱的难度和逼格,他们需要也只需要感受你唱出来的效果。

就目前我所知的流行音乐(在某些人眼里,算是广义的流行音乐吧)来说,能够即兴演唱并成立的歌手,无不是艺术家的水平。但他们更多的是无歌词吟唱,而非含歌词的演唱。大约是术业有专攻,擅长音乐的音乐家关于歌词或者说文学的水平,往往与他们的音乐水平并不匹配。能够在词曲唱的素养上都到达艺术级的歌手,全世界也寥寥。更别说即兴的艺术级了。不妨打个比喻——苏东坡喝醉了,望着月亮,按着已有的旋律或者说词牌,即兴唱出了《明月几时有》(当然是水调歌头的旋律,而不是邓丽君在几十年前监制的版本),这就是侧重于歌词的即兴流行音乐的例子。

对于一般人来说,东坡之才可望不可及,而那些能够即兴吟唱的艺术家之才,同样如此。(虽然,这种人的作品往往被混饭吃的弱鸡说成是实验音乐,然后扫到流行音乐的范畴之外)

回到这一期李纹的演唱。李纹选择了翻唱哈林的作品。哈林本就是长于旋律而短于歌词,李纹自身也是如此。有歌词存在,并且质量在拖后腿儿,李纹的演绎也是从她对旋律的掌控出发,而没有顾及歌词的含义(虽然这歌歌词的含义本就谈不上啥深度),结果就是整体的效果到处都存在问题。

在欧美,这样的表演或许能算成功,但在文学积淀丰厚的中国,听众却会觉得莫名的不对劲儿了。自然,多数听众也就不可能把票投给她了。

也许,李纹在之后几期选一些歌词水平比较高或者无歌词的作品来唱,她会在这一季形成碾压之态吧。

最新小说: 叶倾城陆云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