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李儒乱谋(1 / 2)

李儒从容淡定的步入郿坞,这个董卓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修筑的坞堡,如同一座缩小版的长安城。

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高厚七丈,其城郭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又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

董旻心存顾虑的问道:“据张济、郭汜两位将军说,先生不是在高陵被贼子赵峰擒获,却是如何脱身的?”

李儒郑声回道:“在下的确被俘,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又或许是太师泉下有知,让在下逃出生天,来辅佐将军你,为他报仇雪恨。”

“愿闻其详!”

董旻继续追问道。

李儒缓缓回道:“若不是左中郎将、高阳乡侯蔡邕相助,买通狱卒,悄然放我出狱,只怕这会儿,在下也追随太师去了。”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很是看重蔡邕的才学,常常委以重任,这可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董旻自然也知道。

“哦……”

董旻应了一声,如今蔡邕远在长安,无从比对,此事只能含糊过去,再者,李儒之才能,在董军之中,那可是一早就得到了相当大的认可,如今郿坞这地,还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谋士来协助。

其实李儒敢如此编排此事,乃是蔡邕在赵峰离开长安之后,便命丧王允之手。

在一次聚会上,蔡邕深感董卓的知遇之恩,死后却被碎尸万段,尸骨无存,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一片哀伤。

王允视之,顿时勃然大怒,他委身事贼,如履薄冰,却不想蔡邕还为这等乱臣贼子悲鸣,当即呵斥他说:“董卓,国之大贼,吾恨不得生食其肉,此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

蔡邕是百口莫辩,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与董卓政治立场全然没有考虑,只是单谈自己的知遇,却不想自己这随口一说,触动了王允的伤疤,被带来了灭顶之灾。

王允如今贵为当朝首辅,正思如何整顿吏治,消除董卓残党,当即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蔡邕深感愧疚,连忙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

朝中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向王允求情,可是王允却越发想杀了蔡邕,斩除余孽,无一人进言成功。

就连好友马日磾听说后,也急忙前往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汉朝的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

王允一副无所畏惧的说道:“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黯然失色,没有继续规劝下去,谓之左右道:“王允之道必不长久于世。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

三日后,蔡邕死于狱中。一代名臣,文学家,书法家就此谢幕。成了这个乱世政治的牺牲品,其一生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

李儒谏言道:“左将军,在下冒死前来,却是为了大伙以后的出路着想,若是在不起兵,我等皆要死无葬身之地。”

“什么……”

最新小说: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 潇潇雨歇余叹息 我真不是萌** 尖叫图腾 末世之钓鱼专家 黑狱之城 末世之最强玩家 末世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