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三国之开局继承楚霸王之勇 > 第177章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第177章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2 / 2)

刘禅也不细看,留下绳索,给了他们每人几百两银子,打发他们回家。没一会儿,姜维来找刘禅商议事情,刘禅就顺口把这事儿讲给他听,姜维一看绳子,说断口整齐,不是磨断的,是用刀具割断的。

这还了得,明目张胆的欺君啊!

刘禅大怒,命人抓来那四人,拷打之下问出果然是他们搞的鬼,一气之下把这四人全杀了。可刚杀完问题就来了,还没问他们把丞相葬在了何处呢?咋把这最重要的事给忘了,真是愤怒令人失去理智啊!

从此之后,诸葛亮具体葬在哪里就成了个迷,只知道在汉中定军山。可定军山那么大,诸葛亮生前又交代不立坟碑,墓前也不栽树,往后逢年过节到哪里去祭拜啊?只好整块山头一起磕头了。

那么,诸葛亮下这道遗命,究竟有何意图呢?

亮粉们认为,诸葛亮早已预料到了后来发生的事,他知道那四名抬棺人会做什么,也知道刘禅会怎么对待他们。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任何人知道他葬在哪里。

于是又产生一个问题,为何诸葛亮要把自己的身后事,搞得这么神秘?

答案很简单,被盗墓贼给吓的。

古人事死如事生,西汉、东汉都流行厚葬,再穷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给逝去的亲人多一点陪葬,好让他们在地下过得舒服些。比如头几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搁里头的铜钱和黄金,那可真是海了去了。

这股厚葬之风,到了三国时期发生了很明显的偏转,诸葛亮、司马懿、曹操等风云人物,个个都推崇薄葬,还对所葬之地千方百计做足了保密措施。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祖先十分敬重的民族来说,这其实是不太正常的,不知道墓在哪里,子孙后代就没有办法到坟前祭拜。古代多少人家拼死都要生个儿子,不就是为了死后坟前能有一柱香吗?怎么他们意识这么超前,竟然不稀罕?

究其原因,不是他们思想开明,而是在防盗墓贼。

三国时的盗墓行为是极为猖獗的,董卓、孙权都干过这档子缺德事,而将盗墓搞成集团化运作的,正是曹操!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些职务,盗墓养军。

事情传开,曹操自然是被骂得狗血喷头,上了年纪的人们也暗自思量,为了死后的安宁必须薄葬,必须保密下葬的地址。就连曹操自己,也无法保证千百年后的盗墓贼还给他面子,造了足足72座疑冢。

搞清楚了这些背景,也就明白诸葛亮也是为了死后不被打扰,才会有这最后一计。

不过,这个既神秘又精彩的故事,和诸葛亮身上其它的很多神话一样,都只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正史中诸葛亮只表达了薄葬的意思,也指定了定军山,却没让人“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但和演义相同的是,诸葛亮的墓葬在哪里,大概只有具体操办他后事的姜维清楚,姜维没留下相关资料,也就无人知道了。陕西的武侯墓、四川的武侯祠,都只是纪念性质的建筑。

本书,诸葛孔明也将开辟新的道路。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