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盛世黑手 > 第六十四章 没有良田,但有良种

第六十四章 没有良田,但有良种(1 / 2)

听着李承乾的话,李世民颔首说:“他便是那样的人。”似乎是挺赞同他对杨皓的评价。

“他从小入了道门,又从小在域外游历,对我大唐淡漠些也属正常。”

不过李世民想说的,不是这些:“方才他在说如何验证骗术时,你觉得如何?”

“孩儿觉得,他虽自称没读多少书,但见识却颇为可观。”李承乾想了想说。“别的不说。只看他能将骗术解说的深入浅出,便是目不识丁的,也能听明白。就知道他其实心有沟壑。”

李世民再度颔首说:“你说的不错。那也是一种能耐。”

顿了顿,他又说:“他用残疾之人做事,你又如何看?”

李承乾犹豫着说:“孩儿认为,他如此做也可算是人尽其用。他请来那些人之前,定然也是看着他们可用,才愿意留下。其中恐怕也有善心。”

李世民笑说:“人尽其用,乃是为君者驭下之道。他用残疾之人,虽不足一笑,却也有可取之处。他有一句话说的颇有道理:没有无用之人,只有不知道用人的人。你是太子,应当多多思考。”

“是,孩儿记下了。”

李世民又说:“方才他提到修建水坝拦河蓄水,以备旱灾。这事你又有何看法?”

这已经是涉及到国家大事了。

李承乾目前还在读书阶段,还没到参与朝政的时候。

这会李世民的考校,让他心里慌乱:“孩儿觉得……孩儿认为,他说也算中肯。”

李世民看他一眼,说:“他说的确实中肯。虽未提出具体如何建水坝,却考虑得颇为周全。你要记住,治国之道便是要周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治大国如烹小鲜,万事急切不得。庙算周全,方可行事。”

又举例说:“前朝炀帝,好大喜功,过于急切,枉顾世间平衡。才导致天下动荡。此乃前车之鉴,当谨之戒之。”

这是一个皇帝在教太子,李承乾在马车内起身行礼:“是,儿臣谢父皇教导。”

“嗯。你坐下。”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说。

“那杨皓读书不多,却也有几分见地。日后,你休沐了,也可去找他说说话。

“他到底是在域外游历过,或可让你增长几分见闻。

“不过,你是太子,当区分优劣,不能兼收并蓄。须知道:三人行,择善而习之。”

“是,孩儿遵命。”

李世民嗯了一声,就没再说话。

他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让李承乾与杨皓往来的。

当然,前提是杨皓对儿子学习有帮助。

刚才杨皓一些话,对一个正在学习的孩子而言,还是很正面的。

而且从密探报的信息,也可以看出杨皓不是迂腐之人,暂时也不像那种心怀叵测的人。

可以说,除了身份低下之外,这样的人,还是值得偶尔往来的。

至于杨皓的学识,他完全是忽略了。

太子有他的大儒教导,不用杨皓操心。

他让儿子跟杨皓交往,一个原因是他觉得杨皓的见闻,能开阔李承乾的眼界。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儿子出了皇宫后,确实开朗了一些。

想起皇后说这个儿子不开朗。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

既然这样,就让他偶尔出宫散散心也好。

五丰村,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

……

李世民父子走后,杨皓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将山坡上的树都砍了。

既然李郎君说朝廷会有应对,那他也不用再担心那些负面影响。况且,就算他不砍树,以后关中的气候也会越来越差。

天,日渐一日暖和。

终于到了通知下来的春耕开耕的日子。

春耕是大事,连经常外出治学不着家的杨明,也特地赶回来帮杨柏德打理。

早上起床,天还有些冷。不过春耕不能能到天完全暖和了才开始。

现在工作效率低,而且每家每户的田地也多。如果真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着吃屎吧。

这一大早的起床,呵气成烟。但杨皓还是了吃一些点心就来到了地头。

地头里,长工们已经牵着牛在等着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