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盛世黑手 > 第七十七章 皓,便且一试

第七十七章 皓,便且一试(1 / 2)

杨皓当然想到了。

他笑着摇头说:“那是因为大用这活字印刷的基础,还没准备好。”

活字印刷从宋代就被发明了出来,为什么却一直不得重用?

有人说活字印刷字迹不清晰,所以没人用。

但一开始印版印刷也未必清晰。

要真是活字不清晰。那样的问题极容易解决。调整平整就是了。

至于上墨的问题,更是想都不用想,直接就用制作印版的木料做活字不就得了?

活字印刷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这会不管是用什么工具,都只能一张一张纸拓印的。

活字,最多就是节省制作印版的时间。但在拓印时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活字可以反复用,但印版做出来后,不是也可以长期保存?以后同样可以再版,那是印刷商的固定资产。

所以用这个节省成本的理由让印刷商改用活字,理由还不够。而且,用活字虽能减少制作印版的人力和成本。

但也会对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会因此提高成本。

试想一下,用了活字就必须请真正的读书人来校字——不认得所有字,怎么将字找到?

这就至少需要两个读书人,一个找字,一个校对。

不然就没有效率。一旦出错,还说什么节省成本?不亏个底朝天就不错了。

这是一个长期的活,需要两个读书人?读书人金贵得很啊,有几个读书人乐意给商贾打工?

捡字和校对,找人做容易与否且不说。

且说找到了,工钱大概也不会低。

为支付这个读书人的工钱,未必会比制作印版的开销少。甚至可能会更多。

用印版就不一样了,随便找个会雕刻的,跟着字的趣÷阁画刻好就行。根本不需要他认不认字。刻好之后的,以后也不有需要校对之类的麻烦。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活字固定的原因,活字之间会留下一点空隙,同样大的字,就是要比印版印刷更加耗纸张。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将字缩小一些?

又不是黄皮盗版书,字印小了,让晚上只能点豆粒大油灯的勤奋学子怎么看啊。

所以字的大小,在买书的人眼里,是书本是否精致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字绝对不能小。

而着就又引出一个问题:纸太贵了。

杨皓觉得,活字印刷出现后几百年一直被束之高阁,根本原因是没有能让它发挥作用的基础——机械化。

至少是半机械化。

只有当活字印刷极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将印版排挤出去。

机械化?

在大唐,这概念甚至还没开始形成。

李承乾一心想做好这事,听杨皓那么说,忙追问:“你所说的基础,是指什么?”

“真正提高活字印刷的效率的技术。”

“术?”李承乾捉住了重点。

杨皓点头说:“术,与道一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点一点积累。而且还要在交叉……行业之间彼此配合。”

能实现机械化所必须的行业和学科,现在连概念都还没出现呢。

看来,想让李承乾做这件事也是难。

“既然知道为何,相必也知道如何解决!还请六郎教我。”

杨皓犹豫了一下,摇头说:“知易行难啊,乾小郎君。不说皓只知道其皮毛,便是通晓所有,当下条件也难以做出来。”

李泰抢在李承乾面前说:“若是我大唐没有条件。其他地方更不可能有,你在何处知晓这东西?”

“四弟休得胡言!”李承乾厉声说。“杨六郎游历域外各国,见闻何其广博。且看我大唐读书人,谁人不是日日把玩印章,可千百年来,谁又想过用印章之法可用来印刷。”

李泰不服气,也朝他吼:“想出来又如何。还不是无用之术!”

杨皓头疼,怎么吵起来了?

他忙说:“我说两位小郎君,能否听我说完?”

李承乾马上闭嘴,李泰没了对手,气哼哼的,也不说话了。

杨皓说:“两位稍等。说来话长,只是嘴巴说,恐怕两位记不住,且容皓取来纸趣÷阁,一边画一边说。”

他取来文房四宝。只不过那趣÷阁竟然是一根毛。

“这是趣÷阁?用毛做。”

“用软趣÷阁画图,皓没那个本事。所以随便找了东西做了一支硬趣÷阁。”

摊开纸张,画了两个不规整的圆。

他也不脸红,说:“这是两个滚筒的示意图。”

李泰撇嘴:“真丑。”

李丽质小萝莉捂嘴吃吃笑。

因为,确实很丑!

杨皓可不惯他,将鹅毛趣÷阁递过去:“你行你上。来,请泰小郎君教皓如何画圆。”

李泰岂会怵他:“画就画!我画好了,看你有什么好说。”

拿过趣÷阁试了两次,竟然果真画出两个比他那两个要好得多的。

虽然也不圆。但至少比划顺畅,不像杨皓那样磕磕绊绊、歪歪斜斜的。

李泰骄傲得像只下了鹅蛋的胖鸭子:“哼!”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