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四一一章 瀛洲军

第四一一章 瀛洲军(1 / 2)

第二天上午九点,高阿姨亲自跟随运送丝绸锦缎的车队匆匆到来。

八辆加长货车装得是满满当当,一直干到下午太阳落山,期间换了两批装卸工,才把两个月前定购的三个等级、十二种花色共50,000匹绸缎装进仓库。

放眼望去,堆得又高又满,差点儿连大门都没法关上。

晚上,朱道临和父母、楚梅用过晚饭便离开温馨的家,驱车前往北郊仓库,也不管值班员是否发现自己的秘密,独自进入三号仓库并顺手掩上门,从容不迫地把所需货物有序地纳入金钢圈中,然后锁上门来到院子里,与跑出值班室的值班员打了个招呼,开车返回鹤山别墅,利用金钢圈中最后剩下的空间,◇萬◇書◇吧,w∷ww.wa¢nshu⊥ba.c≌om装走一楼客厅和两个房间里的所有货物。

……

……

崇祯六年,三月初二,子夜。

千里之外的江南地区仍处于咋暖却寒的冷冽气候中,瀛洲岛淡水河两岸已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虽然子夜刚过,四周朦胧一片,但在满天繁星映照下,伫立于淡水河北岸军用码头边沿的朱道临,还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能够隐约看到南岸挑灯夜战,抓紧修建永固码头和船坞的热闹场面。

闻讯赶来的警备司令杨大鼎一直站在朱道临身边,不敢打扰极目眺望的朱道临。

看到朱道临终于收回目光,望向西侧十米外大门紧闭的院子,杨大鼎低声询问道:

“师兄,这座仓库是参照上元港那座军用仓库修建的,西面围墙紧挨着你吩咐保护的茂密红树林,不用担心毒蛇会爬进来。北面就是我们警备司令部的新操场,双层红砖修砌的围墙加高到四米,仓库的墙体也是用红砖修建,为预防台风高度减低到三米,屋顶全部用佛郎机式样的四方瓦片覆盖,比寻常瓦片坚固数倍。也重了数倍,不怕大风掀开,要是你想看看,我吩咐侍卫取来油脂火把。”

朱道临笑道:“我已经看过了……走吧,去你的司令部聊一聊,根据我军的建军计划,淡水警备部队将更名为大明帝国陆军瀛洲军,等会儿我把调整方案告诉你。”

杨大鼎惊喜不已,拉住朱道临的手不愿走了:“是不是我们也要改编成龙潭军那样?”

周围十几名侍卫和值班军官立即竖起耳朵仔细倾听。朱道临只好告诉他大致方案:

“因为拥有三座要塞炮台和分布在外围沿海东西两侧的两座大型棱堡,瀛洲军的官兵总人数为12,500人,是全军兵力最多‘建制最大的陆军主力部队,分为要塞部队、警备营、辎重营、骑兵营、炮兵营、火枪营,一共20个营,其中炮兵为5个营,外加一个炮兵训练基地,军部驻地就设在这里。”

杨大鼎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咽了咽干涸的咽喉:“可是……我们没这么多兵力啊!上月中旬,汪先生的瀛洲军政管理委员刚刚搭起架子。从我这强行调走了800名经验丰富的老弟兄,换上海军的黑色作训服、高帮厚底鞋和长舌帽,立刻就变成瀛洲巡警局的警察了,再加上春节前转到渔业公司的300名老弟兄,小弟手里只剩下3,000弟兄了!”

朱道临拉上他继续走向前方灯光明亮的司令部:“三个月后我给你调来5,000名受训半年的新兵,剩下的就得靠你自己培养了……”

“如今整个瀛洲包括新开垦的新竹。移民总数已超过160,000人。你派几名镇抚官领几队人马跑到各安居点大喊几声‘保卫家园、从军光荣’,恐怕10,000人都能招回来。”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