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降帝 > 第二十五章 大殿之上起争执

第二十五章 大殿之上起争执(1 / 2)

八月二十日,小雨。

连着几天的大太阳,今日终于下起了雨,金陵的雨很是有名,不大,像雾一样,朦朦胧胧的。

今日一大早,听雨楼便挤满了人,在听雨楼听雨最好不过,说是听雨,但大多凡夫俗子还是要用眼睛去看,远处,一排排的房屋淹没在雨雾之中,近处,河上泛舟船夫,穿着蓑衣戴起斗笠,慢悠悠地撑着船。

灰色的城,在雨中,便成了另一幅模样,雨水打在墙上,打在街上,打在桥上,打在屋顶上,都激起一层层的水花,带着泥水,一并混入河里。

雨中,金陵城清新了许多,好像都活了过来,屋檐落雨,滴在街道两旁,一排排的水洼,映着阴沉的天空。

日子照常,只是外出的人少了些,毕竟浑身湿漉漉的,谁也不太舒服,生意照做,只是来买东西的人少了些,茶楼听书,酒肆喝酒,赌坊赌钱,青楼里的肮脏事多了些,毕竟是下雨,人闲着,总要找些事情做。

…………

今日的梧桐街,行人格外少,只有那些巡街的官差们来回走动着。

一大早,老先生搭坐轿子,不知去往哪里了!

太极殿,老皇帝李璟一袭轻快的衫子倚在椅子上,拿着桌子上需要他批阅的奏章看了许久,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只看了小半个时辰,眼睛便开始生涩发疼。

这阴雨天,太极殿内格外潮湿,李璟吩咐给殿内内阁的几位老大人加了垫子,生怕他们受了地面上的湿寒。

这太极殿常年以来便是处理政事的所在,内设内阁,统领的是几位老大人,皆是肱骨之臣,自唐时便跟随烈祖,也是值得信赖之人,这南唐诸般事宜,皆由几位老大人商议,犹豫不决时,再上报李璟,按陛下的意思去办。

太极殿不似朝会时那般庄重,众人也都随意了些,时不时地攀语几句,也不甚打紧,就连李璟也是,着了轻薄衫子,有时候在殿里四处走着,再找几个老大人拉拉家常,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今日一早,和往常一样,只是门外小内官进来禀报:“国子监祭酒,苏老先生求见!”

不止是李璟,就连太极殿里的几位老大人也是纷纷皱眉,苏老先生这是有什么事情?竟然一大早便来求见?

“宣!”李璟放下手中折子,正了正身子,毕竟在先生面前,他这个一国之君还是不要失了仪态。

老先生拄杖缓缓地踏进殿来,瞧上去神色平静,无跪拜,这是老先生的殊荣,他只是微微躬了躬身子:“臣见过陛下!”

“先生不知何事?怎的劳烦亲自前来?”

“为太子师,方泰一事!”

老先生不遮不掩,也不拐弯抹角,很是直截了当,昨日下午,太子李从睿屈身而来,诉说了当日在太极殿里的遭遇,只几句话而已,方泰便遭了殃。

李从睿知道自己求不得陛下开恩,便想到了老先生,请老先生救方泰一命,不为恩情,只为读书人,为南唐,留下儒士。

“怎的,先生是为太子求情来的?”李璟稍稍眯了眯眼,却不曾想到太子竟然能请得动老先生。

“不为太子,只为儒士!”老先生拄杖强调道。

“方泰庸儒,教导太子无方,下令斩首,以儆效尤!”

儒士是大道,庸儒便是误了大道,两者截然不同。

“南唐素来不杀儒士,陛下难道想让天下人都寒了心吗?”

“朕说了,方泰是庸儒,误国误民,岂能不杀?”李璟站起身来,帝王威严显露无疑。

“几句话而已,陛下为什么就一定认为方泰是庸儒?虽吾身与之交浅,亦知其品性纯良,为股肱之臣,若枉杀,必会叫天下学子寒心,请陛下三思!”老先生不卑不亢,不因李璟怒气而丝有毫动摇,他不为太子,只为天下读书人,只为南唐一臣而已。

“陛下莫要动怒,也请苏老先生勿要再加辩驳,惹人不快,是儒士还是庸儒?在场的谁也说不清楚,不如召方泰和太子前来,问清缘由,再罚不迟!”内阁的一位老大人上前说话。

其实陛下要杀方泰,他们是知晓的,原是他误了太子,只教太子一些庸识,皇帝这才大怒,要杀了方泰,可这皇令一下,便是他们也再也不能阻拦,原想着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方泰死了就死了,不是儒士而死,只是庸儒,也算是合情合理,没想到苏老先生一大早前来,为方泰辩驳,此事或有转机,内阁老大人也不希望南唐损失人才,便起身劝道。

“好,今日便叫诸位大人瞧瞧,那方泰庸儒是如何误人子弟的!”李璟一挥衣袖,怒发冲冠,整张脸庞被气得发紫,又吩咐道:“去宣,宣方泰和太子前来对峙!”

等太子和方泰前来还要些时间,殿内经过刚才一番争吵,此时平静了许多。

苏老先生拄杖站在原地,神色平静,并无惊慌,今日前来,只是为了救人,不为其他的。

李璟重新坐了下来,连连喝了几口清茶,以解胸中烦躁闷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