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降帝 > 第六十章 日常平静

第六十章 日常平静(1 / 2)

这几日,倒是一大把年纪的苏大儒忙的不可开交,为了这次恩科考试,他可是费心费力,和几位礼部的老大人们,忙前忙后,几日里,连家门都不着,只希望着为南唐多选拔几个人才。

十月初七,这一日云高气爽,李从嘉一家子早早起身,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虽然铺子里的生意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好上一些,可也没忙到顾不过来的程度。

因为附近住的都是一些文职官员,家里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里总还是有一两个小厮,丫头,所以他们总还是习惯在家里吃饭。

像李双双的铺子,往常坐着的,一般都是熟识的人,苏老先生和吴有道最为常见,还有的就是那些平安县衙的低阶衙差。

他们每日去上职,李双双的铺子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一来二去,他们便也日日在铺子里吃早饭。

还有一些其他的,便是各种各样的人,有商贾,有起迟的哪家大人,有晨起的货郎,有慕名而来看看吴王的闲散人员。

总之,每日,铺子里的三张桌子总是坐的满满当当,以至于李双双考虑再塞一张桌子。可当这个想法提出时,就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铺子本来就够拥挤的了,这要再加一张桌子,可真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今日是瘦肉粥,鸡蛋,萝卜小菜,烙饼,于寻常人家,已经是很丰盛的早饭了。

老先生,吴有道,李从嘉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众衙差们又占了另外两张桌子,可谓是满满当当的。

衙差们都是金陵土生土长的年轻小伙儿,他们领头儿的,名叫周宗的,也正值壮年,三十来岁,生的浓眉大眼,威风凛凛的。

“李双双,今日为什么不是茶叶蛋?而是清水蛋?”衙差小狗子剥着手中鸡蛋问着,像这般问题,他们每日来吃,总是能挑出李双双的茬来。

“王大狗!昨日你问的是,为什么不是清水蛋,而是茶叶蛋!我今日好心好意煮了清水蛋,你又故意找茬是不?”李双双上前吼着。

“可我今日想吃茶叶蛋!”小狗子一口将鸡蛋塞进嘴里,继续说着。

“我做什么,你吃什么,有意见,去别家吃啊!”李双双给了王大狗一个白眼,一甩辫子,头也不回地就去忙了。

王大狗自讨无趣,咂了咂嘴,又剥着下一个鸡蛋。像他们这般无事的衙差们来说,每日的乐趣便在此,话里虽是挑刺,可心里却没什么恶意,总喜欢找个人戏弄一番。

吴有道现已经在刑部上职,跟在李景达后面,前前前后后忙了大半个月,才将刑部上下摸清楚。他知道李景达想要掌权刑部,现如今也是用人之际。吴有道也不是什么庸人,有能力,脑子也快,自然跟着这股子风向往上爬一爬,好歹也比一个编撰要强。

吴有道跟在李景达身后,前前后后审了不少权贵家的案子,他倒也是不怕得罪人,毕竟身无长物。家里也只有妻子,和一个七岁的闺女,都住在十七巷,其他的关系,倒是没有什么,所以不怕开罪权贵,再者,还有李景达和燕王在前面担着,权贵们想要寻仇,也找不上他家里,所以,他在刑部干的也是风生水起。

吴有道后来想想,才晓得那一日,也就是九月十日,翰林院为什么要突然给自己放假了,想来就是燕王属意的,要自己做个证人,好替李从嘉打赢这场官司。

要说那一日,老先生可是吓得不轻,李从嘉事先也没和老先生说起此事,老先生以为还与往常一样,只是下下棋的,后来才想明白,原是自己又被李从嘉利用了一回,气得老先生后来好一顿说教李从嘉。

“这一次江南贡院会试定在十月初十,大吉大利的日子,先生这一次更看好谁一些?”吴有道端碗喝粥,随意开口问道。

老先生小口小口地嚼着烙饼,吧唧嘴,说道:“嗯……刘锦城,江州府籍贯人士,自小贫寒,父母双亡,然勤奋好学,这次,老朽倒是更看好他一些!”

刘锦城,这一次恩科,金陵谈论最多的便是此人了,这个世道,普通百姓还是占大多数的,对于刘锦城这般贫寒家的子弟,他们大多都希望他能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涨一涨底层群众的志气。

“那先生见过王谢吗?听说,也是和刘锦城一样,中的解元?”相比刘锦城,李从嘉倒是对王谢更感兴趣一些。

那日听了苏堪的一番话,说这个王谢是商贾子弟,既不是寻常纨绔,也不似弄权之人,人家是凭着真才实学中的解元。

“王谢呀?见过,像一个上蹦下跳的猴子一样,一刻也得不了安生,又不爱读书,能中解元,也是家里逼着的!”

老先生的话,信息有很多,说是王谢不喜欢读书,中的解元也是全家里逼出来的,可一想,既是被逼着,也能中解元,那可真谓是个奇才呀!

“王谢其人,本性不坏,喜银钱,又会做生意,只是王家和谢家都希望他能做官,所以逼着他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吴有道在一旁搭话,对于王谢,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怎么说?”

“王谢少年英才,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展露了做生意的天赋,让乌衣巷地皮的价格翻了几番,给家族挣了不知多少银钱,可他爹希望他能将这份才智用在读书上,所以将他送进了国子监,前几年他都是凭借着各种借口,不去参加应试,今年不得已,是他爹拿着棍棒把他打进了考场,也不知怎么的,王谢就中了解元,如若不是王谢这些年和他爹的不对付,他早就上榜,他也早就入朝为官了!”吴有道又说道。

“那这王谢可真是聪慧,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能中个解元,哎,……对了,他为什么考试的时候那么用力,中个解元,这岂不是有让他爹有了借口?”

“这说来也是有趣,本来王谢走进考场已经是不易了,寻常来说,他只要睡上一觉,一字不写,乡试都没过,他爹也拿他没有办法,可他爹抓住了他的把柄,威胁他说,要是不中了解元回来,谢家就不会将他的青梅竹马嫁给他,他为了谢家小姐,才中个解元的……”

乌衣巷素来是王家,谢家两家的生意,王谢两家素来姻亲,家中子弟也是一块长大,王谢喜欢谢家小姐,也在情理之中

“那谢家小姐必是天仙之资了?”

“不然,寻常模样,没有什么出彩的!”

“嗯?”

“就是如此!”

好吧,王谢当得起一个少年英才,也当得起不忘旧爱,果然是个妙人。

“闽国二皇子如何?”李从嘉也对这位曾经落水的二皇子颇感些兴趣。

这闽国二皇子的品性,还是老先生要清楚一些,毕竟二皇子在金陵国子监学习,老先生身为祭酒,虽然不亲自授课了,但还是见过几面的。

老先生清了清嗓子,擦了擦手,说着:“他呀!寻花问柳一般的人物,说他,有什么好说的!”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