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降帝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摄山(二)何必讨好

第一百一十八章 摄山(二)何必讨好(1 / 2)

盒子里只有一张泛黄的纸,只有一首,早在金陵街巷传遍了的大作,一首《乌夜啼》,愁煞人。

也有传闻,长安李璟夺得会元,就是因为这首绝好的诗作。

一句“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让诸多人眼前一亮,沉浸诗文之道的陈逸之对此句都赞不绝口,更不要说旁人了。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张小山轻声念道,竟是喜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出城时冷着的一张脸,现如今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

耳边传来张小山的低语,那一句绝好的诗作,钱元瓘也不禁沉浸在其中,本就是从小在国子监进学,受教大家,能被称得上才子的钱元瓘,对于此句并无什么异议,反而十分推崇。

他现在倒是越来越好奇,那个长安李煜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般好的诗词来。往前推几日,钱元瓘也和自己的国子监同窗好友谈论过此事,说起长安李煜是个什么样的人。

倒是不像金陵那些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小姐妹谈论的那个李煜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英俊潇洒,亦或普普通通。钱元瓘及其好友们谈论的涉及人生经历,性格,喜好一些的事情上,倒是比爱慕李煜女子们谈论地要高雅不少,至少不仅限于外貌那么肤浅。

笑了许久,张小山方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闭上眼睛,张小山瞧见了那个下雨的夜晚,那个玩世不恭的男子,在江南贡院的号房里,翘着腿,正在抱怨着这鬼天气,待到日明,发现只一个“愁”字后,李煜微微翘起了嘴角,但又不想太刻板,故大笔一挥,泼墨豪洒,写出了这龙飞凤舞一般写的诗作来。

他一个浪荡子弟,有什么可愁的?

下一刻,张小山脑袋中闪过这么一个疑问,先前按照从长安归来李从嘉的口中,以及好姐妹李双双的嘴里,她听到了一个浪荡子,整日流连长安女子闺房的好色之徒,这般的人,怎么会有愁?而且写出这般不一样的作品来。

扶额沉思,张小山脑海中闪过无数关于李煜的说法,旁人说的,自己想的,全部糅杂在一起,使她对于李煜这个人愈发清晰起来。

她本就不信李煜是个浪荡子,她坚信李煜是个情种,因为他的一副作品里面,显示出了他对妻子的无限热爱,她不相信像李双双说的那般,李煜是个酒肉公子。

他本就不是浪荡公子,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

张小山傻笑着,给了自己一个近乎满意的答案。

在江南贡院里的真情流露,才是他的真性情,他来到了金陵,先要给过去一个结束,给新生活一个开始。

他不羁,有才,且对什么事情苦闷至极,或是还有对现实的不屑。

写出了这首看似愁思无限,但实际上却是洒脱至极的佳句来。

“我似乎见过李煜,但又不太确定,那几日,他在天字号房丙巷,一日夜间,他招来了巡夜的管事。”钱元瓘随口说道。

“当时发生了什么?”张小山一时来了兴致,眉眼稍开,扬眉问道。

钱元瓘舔了舔干裂嘴唇,额头一道抬头纹轻微显现,然后将那一晚自己所看见的,所听到了,一一说与张小山听。

半晌之后,张小山眉头稍降,不过嘴角却是微微翘起,倒不是钱元瓘将那日的经过讲的十分精彩,而是突然感觉故事里的主人公,王谢实在有趣。

为什么是王谢呢?因为那个李煜只是被钱元瓘提了一嘴,说是二人夜间在说悄悄话,也不知道是旁边哪个学子将王谢给告发了,待巡夜的官差来瞧,那个王谢还跪在自己号房,挨着小路的桌案上。

官差来问:“你是不是欲行舞弊之举?”

谁知那王谢丝毫不乱,倒是比那几个赶来的官差气势还大,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金陵解元还需行舞弊之举?”

便只是一句在外人看来十分欠揍的话,将那几个官差给搪塞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