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降帝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后寿宴(三)少年模样

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后寿宴(三)少年模样(1 / 2)

等到暮色下沉的时候,金陵这一场大雪依旧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和老先生说的一样,雪下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路上积雪的厚度已经埋过了脚踝。

屋檐上,轿顶上,石狮子上,摊贩的棚顶上,诸如此类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有轿子自梧桐街十七巷驶出,抬轿子的人,看穿着打扮是宫里的小内官。

巷子口,小脸被冻得通红的李双双还是送走了她最喜欢的那个人,那人摸了摸李双双的脑袋,并小声嘱咐了几句,就乘轿子随着内官走了。

李双双满脸娇羞,和平常模样大不相同,也不知道那人临走前和李双双说了什么,竟然让李双双生出这般姿态来。

兴庆宫,酒席已经摆了几遭了,如今来往的便是皇族亲贵和皇后娘家的人了,其他的,倒是没有资格在此时此刻相聚欢庆的。

酒过了一巡,常年在后宫养病的皇后今日也小小饮了半盏果酒,满脸红润,看样子也是高兴十分。

同坐的是老皇帝李璟,看不出喜怒,只是羹汤一碗接着一碗,吃的十分痛快。

下首的便是安国公一家,对面的便是各宫嫔妃,各怀心思,饮着酒,吃着菜,好像在等着什么人。

…………

二巡,歌舞退场。

在这宽敞的兴庆宫殿内,早已经升起了几炉碳火,被切成整齐形状的炭块由专门的宫人们一一投入炉中。

他们跪在炉边,眼睛一刻也不能离开,暗红发紫的火苗被他们照顾得很好,殿内的温度也被他们掌控的刚刚好,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留在殿内的使命。

齐王李从恪早已经脱去身上厚厚的狐裘大袄,露出里面的华贵衣裳来,今日宴会是由这位亲王一手操办的,比往年更加热闹,排场也更大一些。

期间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甚至连午宴之上,各家贵公子打架斗殴的事件都没有发生,李从恪是个尽善尽美的人,同样,他希望经由自己的手操办的事件也尽善尽美,所以,没人知道,他为了这场寿宴准备了多长时间。

这是儿子为母亲贺寿,表孝心的好时候,也是儿子做出成绩证明给他的父皇看的的时候。

在京的几位皇子,齐王李从恪是最有希望再登东宫储位的人物,可奇怪的是,老皇帝李璟和中书内阁似乎并没有想要重立太子的想法。

虽然前后有不知多少的大臣和齐王宠臣进言,可皇帝和内阁都压了下来,只说稍后再议。

齐王想的是,自己这些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绩给上面看,或许是皇帝还在考验自己,于是这场寿宴,他耗费无数精力,想要凭借此次成绩来博得父皇恩宠。

齐王心思城府深,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李从恪也没有办法,以往三十多年的作态也只是遵循阿翁的话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才能在金陵活下去。

自古帝王家,兄弟手足相残之事并不少见,李从恪知道,就算大哥在世人面前表现得再羸弱,再胸怀天下,连蚂蚁都不愿踩死的,可是一但有一天,大哥的位子被足下的兄弟觊觎,那个只会读书的大哥也会毫不犹豫地拿起屠刀。

所以,太子在位之时,李从恪只是一味退让,表面上并没有露出丝毫夺嫡的念头来,因为夺嫡不是金陵朝堂想要看到的,也不是父皇想要看到的。

可如今,形势已经大不一样了,东宫倒了,试问这南唐皇子,还有谁能与自己争锋的?

戍边的二哥吗?怕是来不急赶回来吧!李从嘉吗?身患残疾登至大宝岂不是叫人贻笑大方?老八李从善吗?那个只会胡闹的少年?

所以,李从恪只是顺应天意,去坐一下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

三巡,酒以半酣。

当宫人扯着戏腔般的嗓子,宣告吴王殿下进殿的时候,兴庆宫里的贵人们个个打起了精神,与之前的样子大不相同,纷纷伸头朝门口看去。

特别是那些后院嫔妃们,都上了年纪,最喜欢热闹事情,每每宫中发生些趣事,她们总也喜欢凑上去一探究竟。

今日也是,吴王名声早已经传遍金陵的大街小巷,这后宫深宅也不例外,早就听说这吴王殿下是个瘸子,养在异国十六年,生的一身新宋蛮人脾气,无礼得很,谁的面子都敢驳。

起先推了国子监监生,如今的起居郎注事金启明落水,后夹带着闵国二皇子也不给一点面子,扔下河去,后来无事惹上了当今最有势力的安国公府,叫那小公爷白白丧了命,又拉下了一部尚书。

如今这被贬尚书大人正在殿上坐着,看见吴王,恨得牙痒痒。

当初安锦州一事,不仅是世人被蒙在鼓里,就连安道海也被一道蒙在鼓里,众人以为,是朝廷有意借吴王之手,处理安国公府,可后来,时间证明,这都是吴王那个瘸子的手段。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