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降帝 > 第四十一章 新皇旧帝对垒

第四十一章 新皇旧帝对垒(1 / 2)

没有必要再问下去了,面前这个惶恐的母亲,她根本不知道他的儿子在外都做了什么!

……

……

承天殿。

已经没有几个人说话了,殿内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氛围当中,明明今日过后,原有的一切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说话了,正直出言的人,似乎已经累了,都学着礼部尚书陈逸之和大学士周岑的模样,坐在了冰冷的地板上,静静地注视着殿内发生的一切。

齐王也丝毫没有要动粗的意思,他穿着气派的蟒袍,坐在台阶上,正抓起一串葡萄,仰头咬着,无聊至极。

禁军统领秦问在殿内来回走着,有时还要招手招来属下,问问情况,当得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后,秦问才放下心来。

苏大儒和李从嘉清茶都喝了好几壶,肚子撑得圆滚滚的,李从嘉在这期间,还出去解了回手,只不过由三名禁军全程看守罢了。苏大儒倚在太师椅上,都快要睡着了,脑袋一沉一沉的。

时间拖得越久,对齐王一方越不利,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哪位大将提前得了消息,正在回京勤王的路上?可照目前的情况看来,齐王似乎并不在乎。

谁也不知齐王为了这次逼宫造反准备了多久,但从清晨禁军封城的速度来看,像是谋划了许久,金陵以外的人们更不可能提前得了消息,唯一能与秦问手上三万禁军形成威胁的,只有城外西山燕王未带走的一营两万兵力,其他三营,已经被燕王带到建州,可能现在那西山三营都快进了建州地界,回援速度根本来不及。

也怪不得齐王一点也不着急,就算这事,拖上十天半个月的,金陵城也找不出任何一股力量和秦问手中的三万禁军对抗,可以这么说:齐王似乎稳操胜券了。

不得不说齐王逼宫造反的时机找的恰到好处,他趁着南唐与他国鏖战,金陵京畿重地兵力空虚之时,迅速掌握秦问手中的三万禁军,他知道,只要掌握了这唯一的一支军队,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自己倾斜。

策反秦问,策反这位禁军头领,是唯一能阻止齐王的办法,有人这样想到。可一想着当年安国朝,用手中边塞数十万大军的将印,交换来的秦问禁军头领的位置,众人不禁有些胆寒,难道安国朝早就。料到会就今天?

秦问是安国公安道海的远房侄子,想必年轻的时候在安国朝手底下做事,策反这般的人,难上加难!

……

临时起意去正阳宫一趟,李璟只是想知道,皇后是否知情齐王逼宫造反的事情,现在看来,皇后不知,皇帝有些面无表情地走在路上,他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知在想些什么。

跟着那位副统领,李璟在林华的搀扶下,在天子羽林军的保护下,一大群人缓缓地向承天殿方向移动,李璟今日没有穿龙袍,只是随意披了一件黄绸缎子做的长衫。

“朕有些好奇,他许了你们什么承诺?你们竟然跟着他一起造反?”

走在路上,李璟随意问了一嘴,那副统领听在耳朵里,回身轻蔑地瞥了李璟一眼,平静说道:“各为其主罢了!”

这位副统领在这次的事件中,只充当一个小角色,他既不想造反,但又不能不听上头的话,都是小人物,又是当局的人物,自然能看得清局势的走向,造反,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条路,这样,他既丢不了副统领之位,还有可能再进一步,何乐而不为呢!

之后不管李璟再问什么,这位小人物只是用一句“各为其主罢了”来作答,他知道现下李璟想要做什么,想要从自己口中得知一些消息,一些关于禁军的忠心,一些关于局势的推断,一些关于朝中权贵的心思,以及事情走到了何种地步?

这都是李璟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他是皇帝,他不想白白丢了这个至尊之位!

如果有办法,阻止这场闹剧,李璟当然要去做,因为李璟知道,不管自己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齐王都不会杀了自己,弑父夺位的恶名,李从恪承担不起,所以,李璟并不担忧自己今日会死!

没有死亡的威胁,李璟就可以静下心来,想想对策,来抵抗现在的局面,召集各个大臣府中豢养的家臣,还有负责金陵城治安的金陵巡城司数千将士,有志之士,与禁军一较高下,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但此刻,谁又能出宫呢?他们又怎敢冒着风险,进攻皇宫呢?

到底,李璟还是没能想出一个办法来,阻止齐王。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