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323章 京观

第323章 京观(2 / 2)

不过刘钧心里觉得,其实现在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其实和谈对明军也是有利的。不过和谈不能按着清军的想法来,明军自己可以放宽一些条件。

比如先议个停战协议,约定一个三五年的停战时间,再以双方实际控制区划定临时界线。大明更需要时间来恢复,这些年又是灾荒又是兵乱,大明底子早打空了,有个机会就当好好喘息一下。

不过明朝君臣最是硬骨头的一群人,当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人抓了,押到京师城下,大明臣子宁可另立一个皇帝,也不妥协。

后来与隆庆议和,还是高拱、张居正在其中出了大力,当年隆庆议和,明军与鞑靼部俺答的议和,表面上也还是鞑靼请和求贡请封。

不过清朝与鞑靼人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一来清朝实力比之当年的鞑靼人更强大。二来,现在朝廷对清军的形势大好,犹豫是在松山大捷的鼓舞下,现在朝廷上下都一力主战。这个时候议和,谁肯。

“黄台吉要求议和期间双方暂时罢兵,为表明议和诚意,他已经下令包围锦义锦州的清军撤回义州和广宁。”

“他撤锦州之围,那是他围不下去了,和议不议和无关。”刘钧说完,便向长奠堡下的明军下达了命令,“派个人向城上守军劝降,给他们一刻钟时间。如果一刻钟到还不开城,那我们就拿炮轰破城门。”

议和与刘钧没有半点关系,只要崇祯没有向他下旨要求停止进兵,那刘钧就不会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

宽甸地区的诸堡,是这次刘钧的扫除目标。趁着黄台吉现在还被拖在锦州辽阳一带,孔有德等又还在金州,刘钧若不趁机拔掉这些堡垒,那才是愚蠢。

一刻钟时间到,长奠堡里的清军拒不出降。

“够种。”刘钧竖了个大拇指,然后翻转过来朝下,“既然你们选择送死,那我成全你们。”

刘钧向着城堡一挥手,早已经装填好的大炮对着南门就轰响了。

毫无意外,小小的长奠堡南门面对着重炮标的重型攻城火炮,仅仅十余发就给轰塌了。

重步兵们身披重甲,举着大盾开始向城堡移动,后面是一队队的被称为轻步兵的火铳手。榴弹炮在后面为他们放炮开路,整个进攻井然有序,配合默契。

硝烟中,一队清军叫喊着举着刀兵冲了出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排排的子弹,将他们打倒在地。

鞑子前仆后继的冲了出来,就跟在自杀一样。也许他们知道活不了了,想死的有尊严一些而已。

城堡很快被占领,一名军官跑来报告。

“鞑子全是些畜生,他们在我们破城之前,已经把城里的百姓屠杀一空,不但杀了汉人百姓,也把他们自己的家眷都给杀了,老人孩子统统都没放过。”

刘钧的脸色变了变,他没料到鞑子如此的凶残。

“好好安葬死去的百姓,把那些鞑子的首级全都砍下来,在堡前垒一座京观。”

“长奠堡需要驻守吗?”

长奠堡距离镇江有八十里路,刘钧想了想,“先留着,用作我们这次进军的兵站。驻留些兵马,等这次打完宽甸六堡后,我们再全都毁掉。”

瞿式耜忙问,“宽甸不守吗?”

“不守。”

宽甸地区都是山区,没多少田地,人口也少。而且这些地方距离镇江等鸭绿江口太远了,马上又将是冬季到来,那个时候防守会更加困难。刘钧可不想到时鞑子来围攻,救援不及。现在而言,楚军只守着镇江等鸭绿江口附近就好了,那样防守不会拉的太开,支持也能及时。

“继续进军,我们争取快点把六堡都扫平,不要再给鞑子屠城的机会。”

九月底,刘钧发起秋季攻势,沿着鸭绿江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卷残云一般的将宽甸六堡以及周边诸寨堡扫荡一空,歼灭清军一千余人,解救百姓两万余口。十月初,取得宽甸大胜之后,刘钧摧毁宽甸诸堡,随后撤回镇江。(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