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无耻家族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写的服字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写的服字(1 / 2)

在去荷兰A**L公司访问之前,徐腾抽出一个白天的时间去一趟瑞士,参观瑞士MBS集团的总部,和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开一个短会。

国内机床业、钢铁业这几年的巨变,和蒋宁远有着莫大的关系。

蒋宁远的经济学思维偏向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那个特殊领域……这是老蒋在90年代初曾经短暂辉煌过,后来长期不得志的主要原因。

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蒋老魔在国内经济学界就是一个非主流。

2005年以后,随着亚太经济研究院的强势崛起,老蒋的影响力就厉害了,居然迎来了人生的新巅峰,实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这是真正的老来俏啊。

做为幕僚,从中国的钢铁行业到机床行业,老蒋的学术意见都是偏政府控制的,要求用行政命令强行推动整合,集中资源搞出几个世界级的大企业,利用体量和资本优势,同外资、私企竞争。

徐腾经常说,自由市场经济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谎言……这句话的源头就出自蒋宁远。

这和老蒋人生经历有关系。

老蒋在英国留学任教的时间段,正好是两德合并、欧盟成立,正好是撒切尔夫人和工党执政的晚期,英国工党对国企私有化最终导致整个英国制造业崩塌,导致德国经济一欧洲的现象,老蒋都看的比较清晰。

老蒋又做过几年生意,对私有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看的很透彻,加上长期在计划系统工作,最后就形成了这种非主流的思维,也多多少少就影响到了徐腾。

所以在2010年,国内搞出了三个央企级别的机床巨头,一个是国机集团,中国机床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另一个是东北机床工业整合而成的沈机集团,最后一个就是华银财团控股的华腾精密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华腾精工。

严格来说,中国的机床工业三巨头是竞争对手,但暂时肯定还不是。

国机集团的核心资产是一重、北一、武重、宝鸡、川机五家大型国有集团为主,整体偏向重型和超重型机床,堪称是国之重器的集大成者,将国内这些年各家重型机床厂投资的特大型锻压机床都整合在一起。

在海外的主要收购方向也是重型机床厂和刀具企业,包括德国瓦德力西-科堡重型机床厂、德国哈默这样顶尖的超高精度机床公司,现在最重要的收购目标就是瑞典山高刀具集团和德国哈默机床公司。

华银财团肯定不会因为双方有竞争就停止金融业务的合作,在国机集团试图并购瑞典山高刀具的谈判中,华银财团就是负责全权代理和融资服务。

这个难度很大,虽然国机集团的融资能力接近无限化。

至于德国哈默机床公司……国机的领导当德国人和欧盟是傻子吗?

这么说吧,德国哈默机床公司在欧洲最重要的大客户是罗罗和MTU,你觉得欧盟看不出你想干啥吗,还是你真觉得德国人穷疯了?

华银财团这些年在海外谈收购,为什么一谈一个准,基本没有多少失败案例,很简单,你要会分析,你要有筹码嘛。

山高刀具的利润是第一流的,山高集团的绝对控股方更是全球第一的刀具行业之王——山特维克,想要从山特维克集团手里买走山高,难度确实很大,但只要你有钱有筹码,那还是可以谈的。

华银财团负责这个收购业务的高级合伙人,原先是美国博雅公关公司的中国区CEO,很漂亮的李伊菲大美女,目前是华腾公司国际投资部的执行副总裁。

李伊菲大美女兴致冲冲跑到国机集团,问那位领导,手里有什么筹码,领导一脸懵逼。

与不缺现金,不亏损的世界500强巨头谈资产交易,筹码这种东西越多越好,徐腾从大众手里收购奥迪,至少交换了四个筹码,其中的大众、保时捷股权问题是最关键的,逼着对手必须谈判,其次才是捷豹和路虎的资产所有权,第三是影响大众股价的长期债权,第四是宝福华联盟的合作交易。

国机收购山高的雄心值得表扬,一个筹码没有,只有外汇。

这就比较尴尬了。

徐腾真心觉得,即使他动用在瑞典的很多很多关系,也未必能逼山特维克集团谈判,他倒是有能让山特维克集团心动的筹码,但他犯不着用啊。

这个事,徐腾也不用太在乎,反正等国机集团碰壁之后,明白现在还不是中国人称霸世界的时候,有钱也不是万能的,自然会听从华银财团的建议,转而收购威迪亚这个稍微小一点,业绩也差强人意的目标。

相比与国机床集团,华银财团相对就要聪明的多,先用海外基金收购稍微合理的曼彻斯特金属,再慢慢支持沃瑞克收购瑞典的二线品牌和其他集团的分支刀具业务,支持曼彻斯特金属收购德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士的二线小牌,不追求顶级品牌。

不动声色,没有引发任何关注,目前两家企业加起来,也能跻身全球十大切削刀具集团的行列,而且在英国和瑞典有两个很不错的技术试验中心,同英国、德国、瑞典、瑞士在金属材料领域见长的十几家大学研究机构,都建立了非常广泛的合作关系。

这种事就和鬼子进村一样,要悄悄的绕开大路,才能躲开八路,才能抓住地主家的小媳妇和村民家的老母鸡,要润物细无声,要在老欧洲警觉之前完成各种收购和布局,将研发团队慢慢弄到手。

你他妈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么大张旗鼓的总想干出一个大政绩,还没有收购到一根毛呢,已经闹得老欧洲的刀具行业人心惶惶。

要按照徐腾的想法,你们国机大爷好好搞重型和超重型机床不就行了,搞什么刀具啊?

他的银魅计划没有触碰欧洲十大刀具和特种冶金企业的任何一家,但也基本实现目标,2011年实施“全面深化整合”之前就搞的差不多了,只是一直不吭声。

所以说,中国经济不好搞啊。

央企、国企倒是有骨气,有干劲,总是方法不对,体制和选人也确实有点呆板;私企的方法是对的,但真没什么骨气,搞点事业也是冲着创业板去的,90%都是捞一笔就跑的投机分子。

别的不说,就说国机集团这个韩永胜领导……不能说业务素质不行,至少在海外收购这一块有点太想弄政绩了,真心是冲着搞个大新闻去的。

徐腾去瑞典访问考察时,随行的中国企业家阵容里就有这位韩领导,看多了。

整个会晤过程非常悲剧,结果自然也悲剧。

韩领导后续又继续找了几家瑞典的刀具企业,结果要么是他不满意,要么是人家无意被收购……怎么说呢,在瑞典,真正值得并购的刀具企业都属于山特维克系,连徐腾前几年,通过沃瑞克收购的那几家原本也属于山特维克的控股子公司,只是发展的不太好,才被放弃了。

“就是见面谈一谈?”韩领导仔细一想,有点失望。

“嗯,就是这个事。”徐腾攒了攒想法,决定多和韩领导说两句意思一下,毕竟是央企大客户,“其实,老韩,我说一个真话,我们还是别考虑山高这个级别,你就当碰运气,碰不到就算了。我觉得李伊菲推荐的瓦尔特和威迪亚更值得你可以考虑,毕竟都是德国的家族企业,难度不大。”

“行,我考虑考虑。”韩领导是真的在考虑,第一,李伊菲很美,很甜美,很会说话,很会哄人;第二,李伊菲说的是真话实在话,只是说的非常婉转好听;第三,韩领导对刀具行业还是比较了解的,真要能收购瓦尔特,或者是威迪亚,那也相当不错了。

韩领导是很现实的,他在国机集团估计能干五年吧,除非贡献特别大,否则在央企领导的位置上想要延迟几年退休,那是很难的。

他要是能收购山高这个级别,改写中国刀具产业的整体水平,那就有把握延迟几年退休……所以,怎么都得试一试。

即便不能收购山高,瓦尔特、威迪亚这种级别能收购几家,那也不错。

对于这位韩领导的想法,专门负责国机集团金融服务和企业咨询业务的李伊菲,几个月前就在电邮里和徐腾汇报的很清楚——没有完整的想法,纯粹是想政绩和业绩工程。

徐腾其实知道的更多一点,老蒋在那个位置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中央经济层面在产业布局上,对机床、合金、材料、刀具领域的重视程度,要比过去高很多,而且会拿出不少外汇支持海外并购。

因为这些都是一个工业强国的根基,暂时不求做到日德的水平,至少能和韩国相拼吧,而且老蒋有一个很鹰派的判断——韩国靠不住,和韩国、日本搞东北亚产业整合是没有任何前途的,让利互利也没有用,太容易被美国打断和割裂。

所以,老蒋的观点和徐腾如出一辙,这是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国只能和欧洲搞产业整合,就算美国想掺沙子,难度也太大了。

国机,中国机床工业控股集团公司,2009年才组建成型,靠行政命令整合了国内的重型机械资产后,急冲冲的跑过来投资刀具产业,这不是韩领导脑子有问题,而是太精明,搞政治投机呢,也想和五矿集团抢外汇支持!

徐腾没有这么激动,因为他不缺那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刀具工业也不是那么好折腾的。

中国刀具工业一直上不了层次,原因很多。

徐腾个人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人才和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问题。

刀具都是耗材,从全球来说,全球性的一流刀具企业大致有50家以上,在瑞典、德国、日本、瑞士、荷兰、法国、意大利……不出名,但也有几十年历史的作坊式刀具企业更是海量,几千家都不止。

大厂,基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优势。

小厂,基本都有自己特别熟悉的某个极其细分的小领域,大厂不愿意浪费资源去攻克的那些零碎市场。

最新小说: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 神医下山,开个饭馆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