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洋务运动的遗产(中)

第一百六十五章 洋务运动的遗产(中)(2 / 2)

不过实力雄厚也只是相对来说,在李晖的眼中,江南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一样,有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不善,一方面大量关系户白拿俸禄增大了运营成本,一方面也影响了那些真正的技术骨干们的积极性。

另外,与之前的天津机器局一样,江南制造局也没有一个可以推行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因此不但产品造价居高不下,质量也普遍差强人意。

不过,影响产品质量的更主要因素还是薄弱的基础,虽然江南制造局的山寨能力不错,但能够抄袭到的只有外形设计,武器所用的材料工艺却是抄不到的,以当时中国无比落后的材料工艺,来仿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式武器,不出问题才怪!

就拿步枪来说,由于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无烟火药不过关(应该主要是火药的问题,,毕竟15发也太少了,枪管材料对散热的影响没这么大。),一般来说,连续打出15发子弹之后,枪管就过烫不能用了,需要等其冷却之后才能再次放枪。

而同样品质不佳的枪钢材料,则令枪管容易发热的缺陷更加致命,特别是采用直拉式枪机的曼利夏步枪和江南制造局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快利步枪,很容易出现枪机卡住的情况,而扳手球质量同样不佳,力气大的士兵心急之下甚至可能将其直接拉断......

就这种水平,如果李晖让他们仿制甲午式水冷重机枪,即便能够“成功”,也只会搞出根本无法用于实战的样子货来......

好在起义军接管之后,这些问题都不难得到解决,只是李晖并不想将兵工厂建在上海这个经济中心,因此江南制造总局最终还是没能避免拆分的噩运。

江南制造局的钢厂被搬迁到了莱州,并入了不久前刚刚建成的“莱州特钢厂”,之所以并没有并入唐钢或者汉钢,是因为江南钢厂都是酸性平炉,对原料有害杂质的含量容忍度很低,给主要负责高档钢材生产的莱钢倒正合适。

主营的军工生产也同样都被迁到了胶东老根据地,其中陆军的部分进了大泽山,海军的部分则迁到了未来大洋舰队的主基地青岛,为青岛海军兵工厂与的建立贡献了不少砖瓦。

不过,迁到青岛的只是生产海军火炮等附属装备的那一部分,江南的造船厂却还是留了下来,这家继承了“江南”名号的企业在一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就具备了生产万吨巨轮的能力,后来更是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都只造民船,直到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