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鼻尖上的宝藏 > 第113章 香道神器?

第113章 香道神器?(2 / 2)

赶紧上网查资料,仔细比对,终于仰天大笑道:“哈哈,真的是宣德炉,香道师的神器!”

宣德炉,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稀世罕见。

捧着宣德炉如获至宝,一直以来捡漏都是香材,第一次居然遇见香道具,还是神器宣德炉!

闻一鸣用手**,如婴儿皮肤般细嫩光滑,虽然是铜炉,可温润如玉,没有丝毫冰凉之感。

“好家伙,十有八九是明代宣德炉,底款是宣德二字,不过应该不会是宣德三年那批无价之宝吧?”

闻一鸣用力闻了闻内壁,丝丝香气残留,应该是古人用来行香之用。但自己眼力不够,还真看不出是不是宣德三年。毕竟宣德炉名气太大,历朝历代都有仿品,不过肯定是好东西!

网上说从明代宣德到民国,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

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考古学悬案之一。

是不是宣德三年对闻一鸣来说无所谓,只要是宣德炉就行,资料上说风磨铜其实就是一种黄澄澄的铜锌合金,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宣德皇帝龙心大悦。

可最后他还嫌色泽不够贵气灿烂,又在铸时又往里加入锌、黄金和白银,这才产生出黄金般澄亮光辉的铜锌金银合金,不管是宣德三年那批,明代沿用至今。

手上这尊香炉是宣德款,传闻一共有五种款识,从宣,宣德,宣德款,明宣德制,大明宣德制。有人说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至今真正的宣德三年有几个款识还不知道。

“这是冲耳乳足炉,大气端庄!”

“晴窗榻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渭古伴月可也。”

“红袖在侧,密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薰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

“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

闻一鸣关上门,铺上香灰,拿出静心香,开始行香。金角鼻子最灵,飞快的凑到香炉前,等着开饭。

轻烟渺渺,幽香四溢,闻一鸣捧着香炉,温润如玉,感受着掌心传来的余温,感叹道:“难怪宣德炉自古被奉为香道神器,受所有香道师追捧,果然名不虚传!”

最新小说: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我的绝色老板娘 叶离穿越大魏 乡村小傻医 公主微微甜 重生第一天,我喝了校花的奶茶 超级神豪:开局十倍返现 出神机甲徐帆王艺雪 我在绝地求生捡破烂 逆袭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