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游戏竞技 > 改革大明之路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教育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第一百三十三章 教育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 / 2)

“师范中专是一个初创的学校,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完善。等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或者挫折,但请大家相信,师范中专将会成为大家坚强的后盾……”

“以后啊,每年暑假大家可以继续回来进修,我们坐在一起讨论遇到的各种问题,一起协商解决方案,然后汇集成册,以便大家学习……”

秦睿一直认为教育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任何国家的强大,不是军队的威武,不是经济的富裕,而是教育的繁盛。可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秦睿非常赞同德国元帅毛奇的观点:“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通过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教育影响着今天,也决定着的未来。

秦睿赚到钱后的第一件事,就大力普及教育的原因就在于此。之所以强力支持师范中专的原因也在于此。后世的经验已经告诉秦睿,一个有庞大基数的受教育群体,会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同时第一批100所希望小学在京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开建,秦睿给出的理由是江南等地经济富裕、文学昌盛,南北基础差异大,先在北方推行教育,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其实是北方推行秦睿这种教育的阻力小,秦睿推广的教育体系不是传统的儒家模式,而江南等地儒学盛行,去了就是找死。

希望小学在各地开始教师和杂役招聘工作,教师年薪三十两,杂役月薪一两。因为师范学院的学生还没有完成学业,只能在社会上招聘蒙学教师,初期只教认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招聘的教师会被送到天津集体培训三个月。

第一年招收6-8岁的孩子,分为一二三年级学生,每一级三个班,每班40人。老规矩,免费管吃住。社会上其他人可以来听课,但不管吃住。

每所小学占地三十亩,除了校舍、操场之外,还建有大棚种植中心、养猪场、牛圈、羊圈、养鸡场,名曰自给自足,其实秦睿是想在各地推广这些技术,利用学校打掩护而已,杂役就是招来学习技术的人,学一年就踢走换一波,有钱也有技术了,虽然十几两银子不多,但足够让他们自己创业去了。

秦睿还特意嘱托,凡是到学校学习养猪、养鸡、大棚种植的人,通通不要拦阻,让他们学,认真的教。

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每样技术一个学校能带动周边20个人参与其中,100所学校就6000个人,不应该说是6000户。3、5万人的就业就解决了。十年之后有1000所呢?一年就能带动三五十万人。社会的进步都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不好吗?

派出去建设学校的都是建筑中专的老师和学生,每个老师带5个学生,负责相邻5所学校的建设工作,工地到处跑,施工人员就地招募。秦睿推行建筑质量终身责任制,负责建筑的老师必须对自己建设校舍的工程质量负责,五十年内,一旦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将会受到解约,取消或者追回养老年金的追责,同时会被起诉吃牢饭。同时,学生要负责将一些建筑课题的专项研究,并做成论文,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之一。目的还是不断累积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编辑课本。

最新小说: 某不知名的提瓦特剑神 乱世浮歌:重生之民国商女 末日重生:万亿物资换女神 相伴凭栏看月生 神弈乐园 高冷阴夫 剑问三国路 云英(剑三庄花bg) 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 曾经,我爱过一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