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扬天下 > 第725章 海军声音

第725章 海军声音(2 / 2)

“启奏陛xià,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西南诸省的控zhì都极为薄弱,只能任由当地土司自治,这使得西南一直是影响中原王朝稳dìng的重要因素;

唐之亡,实亡于当时的南诏之乱。有宋一代,侬智高叛乱,交趾入侵,损耗巨大,伤亡数十万。到了明代,别的且不说,光是播州之乱,西南军民伤亡就超过百万,平播之役成为万历三大征之一。

这些事实,似乎并没有引起我朝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想过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西南的问题。朝廷虽然设立了三省巡抚,专司改土归流,但些举实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西南之所以一直游离于中原王朝控zhì之外,其根源是交通不便,朝廷的兵力投送,物资转动困难,西南百姓与中原交流少,认同感低;

若不解决交通问题,即便朝廷现在花费巨大精力,暂时实现了改土归流,也难以确保西南长治久安。

回到斥巨资修路是不是劳民伤财一事上,明初为了控zhì云南,在贵州驻军最多时近二十万,在云南也有十多万。

陛xià,如果我朝也在西南长期驻守如此之多的军队,国库每年将因此负担巨额的军费,从长远来看,这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而且是舍本逐末,钱花了,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臣提yì修路,不过是将花费在驻军上的钱,用到修路上。臣相信,一但长沙到昆明的路修成,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秦对西南控zhì薄弱的问题,从长远看,也能为国库节省大量的军费开支,同时对促进西南百姓与中原的融合,将起到历史性的作用。”

徐飞鸿的声音清晰地在宣政殿里回荡着,没有人能质疑交通不便是历朝难以控zhì西南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上来说,修路,确实是解决西南问题的根本之道。

秦牧仍是不置可否,接着问反对得激烈的礼部给事中尚清臣道:“尚卿,现在轮到你说说反对的理由了。”

尚清臣的气势比方才弱了一些,出班奏道:“陛xià,架桥修路,这本身是好事,朝廷也应该提倡。臣并不反对修路,只是反对此时花巨资修路;

纵观历朝历代,岂不知道路畅通才是解决西南问题的根本之道乎?历朝历代之所以没有修这条路,实在是西南崇山险峻,峭壁林立,要想从长沙修一条大道到昆明,其艰巨程dù可想而知。

今我大秦国祚初立,民生未复,百废待举,当前紧要的是予民休养生息,岂能反其道而行,大兴土木?

陛xià,始皇帝修长城而至渔阳之反,隋炀帝凿运河而至群雄并起,元至正修黄河而挑动天下之乱,此前车之鉴何其多,臣请陛xià三思,修路之事,当前万万行不得。”

不可否认的是,尚清臣等人之所以反对,也是出于一片公心,只不过是思想存zài着局限性,至少他们不知道,美国的霸权之路,很大程dù上是用华工的白骨铺出来的。

他们的目光,仍然局限于国内,觉得修路就一定是从国内征劳役,从国库搬银银子。

他们秉承的依旧是“修文德以来远人”的传统思想,而不知道从外部撷取维持国家运作的血液。一时之间,要想他们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是不可能的。

秦牧也不想和他们讲太多的大道理,和他们辩论,那是落了下乘,因为论引经据典,你根本比不过他们。

这个时候,刚刚返回的东海舰队提督顾容站了出来,对秦牧奏道:“陛xià,臣支持修建长沙到昆明的大道。”

秦牧微微一笑,问道:“顾提督,你为什么支持?又拿什么支持?”

顾容一抖身上的铠甲,大包大揽道:“陛xià,臣不晓得什么大道理,臣只知道,只要是陛xià想做的,就是臣拼了命也要支持的,臣蒙陛xià提拔于草莽,皇恩浩浩荡荡”

这浩浩荡荡一出,本来一片严sù的宣政殿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笑声,秦牧两边嘴角也不禁翘了起来。

顾容恬不为以为意,继续充愣卖傻道:“你们笑什么,难道不是皇恩浩浩荡荡吗?陛xià待臣如此,臣无以为报。如今朝廷要修条路,臣自当为陛xià尽忠,不就是修一条路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诸位大臣也不用争来吵去,只要陛xià乐意,这修路的钱和人,皇家海军全包了,臣今日以项上人头向陛xià保证,皇家海军若不能为朝廷凑足修路的资金和劳力,臣愿提头来见。”

PS:今天15号了,不知不觉又半个月过去了,这个月成绩下滑好多,月票数较上月同期少了近一半,其实我自认还是很用心在写的,各位提出的意见,也适当的加以采纳了。沉默的大多数们,请投点月票支持一下吧,有你们的鼓励,我才有动力啊!

求月票!.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