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福星 > 第014章 两个好兄弟

第014章 两个好兄弟(1 / 2)

“这位公子可曾有官人推荐?”

门口的小吏询问道明非,态度认真,言语十分的恭敬。

见小吏发问,周奇和林杨齐齐的看向了明非。

“没有。”明非摇了摇头。

“那你有无官府文书?”

“没有。”他继续回答。

“既然如此,那就请公子抽一片竹签,回答出问题便可。”小吏说罢,将桌上的一桶竹签递了过来,竹签上都是一些关于书经方面的题目。

古人将读书分为三个阶段。即吟诵、学贯和涉猎。

吟诵是对于孩童而言,只需熟读背诵课本就可以,学贯是在吟诵的基础上加深了理解,而涉猎,通过不断的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涵养自己的情怀,已经属于学术小成了。

此刻的抽竹签考核,就属于考核第二个阶段:学贯。

明非伸出右手,胡乱的在竹筒里拿出一根竹签,抽取竹签之后,周奇和林杨二人脑袋也是凑了上来。

竹签上仅仅写了八个字: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公子可知其义?”小吏问道。

周奇仔细读了读这八个字,眉头微微皱起,林杨面色也是同样的怪异。

“糟了,花兄竟然抽到了春秋经,春秋经是最为晦涩难懂的。”

“是啊,我对春秋经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奇和林杨二人纷纷为明非惋惜,听他们的意思,明非这是抽到最难的了,所谓春秋经,也就是《春秋》,是四书五经中最难懂的一本,如果这本书能读懂,那么参加恩科考试就不在话下了。

林杨为他打起抱不平来:“这竹签中出现这种签,实在有些为难人了,入诗会之人,十有八九都不知其义啊。”

然而小吏却没有作任何应答。

明非倒是笑了,不过只是在心里笑,都说后世的初中毕业到古代都能当秀才,起初他还不信,觉得古代文人不可能那么差劲,但是现在他信了。

春秋这本书在后世看来难度的确不大,难的也只是对文言文的不熟悉,在意思层面,初中生的确可以轻松应对。

周奇林杨二人竟然觉得晦涩难懂…

“无妨。”他阻止了正准备与小吏争论的林杨。

“什么?花兄知晓其意?”林杨有些惊讶,面露震惊之色。

周奇也是被他说的一愣,有些难以相信。

明非将竹签插回竹筒,这句话衍生出来的成语唇亡齿寒都已经被后世说烂了,就是拉一个小学生来也知道。

“车骨于车床紧紧相连,唇与齿又互相依存,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往往说两者缺一不可,或者一者依赖于另一者,两者命运相连。”

说完,他看了一眼小吏,笑着问道:“如何?”

小吏听完他的解释,也是十分满意,随即取过门贴递给了他:“不知公子姓名?没想到我朝又多了一位博学之士。”

“在下花无缺。”明非接过门贴,双手作揖。

“花兄大才啊!”

周奇惊呼。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