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九十九章黄金七万五千斤

第九十九章黄金七万五千斤(2 / 2)

南阳太守张忠,仅靠贪污就能敛财数亿。如今袁术不但贪污腐败,而且还横征暴敛,纵兵劫掠,想凑齐数亿钱,简直轻而易举。

但事情亦如此巧合,历史上袁术身死军破,也正是这位徐璆得其所盗传国玉玺,送还许都,上交皇帝。

确认详情之后,高顺立即派信使星夜返回长安请示如何处置。

骤闻南阳战事,张瑞惊讶不已,从蔡琰手中取过册文,亲自阅读。

实在没想到,孙坚竟会死于自己之手。

乱世风雨飘摇,张瑞想过自己早晚会诛杀某位赫赫有名的诸侯。却没想到诛杀的第一位诸侯竟是东吴政权奠基人之一。

征西将军府辖地在大汉最西北,而东吴在大汉最东南。二者可谓天各一方,竟也能阴差阳错产生交集。

孙坚之死令张瑞颇为感慨。

对于孙坚的历史评价,《魏略》与《吴书》因为立场问题,有云壤之别。魏国官员极尽损贬,吴国官员则极尽赞美之言,称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众多评价中,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应该算是最客观中肯:“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与董卓一样都是孤微发迹,致有权势,最终名动天下。

虽然二人皆生性残暴,但选择的道路却截然不同。董卓讨好士族,残虐百姓。孙坚则抚境安民,残虐高官名士。

无论如何整个汉末,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孙坚而已。其次则曹操而已。

仅能与董卓争生死这一点,便值得张瑞敬其一声英雄。

虽然孙坚被自己所诛杀,导致董卓少一大敌,但自己将代替孙坚,继续奋烈武节,誓必诛杀董卓。

于是张瑞吩咐道:“令高顺接受袁术提议,率大军返还关中,准备参与凉州战事。速平关西,以图东进。”

无论袁术还是刘表,甚至袁绍、曹操都不是张瑞如今的生死大敌。

这些人即便结不成盟友,也不至于立即与征西将军府决一生死。

南阳之战的爆发,完全是在征西将军府文武意料之外,由袁术的骄横跋扈所引发。

张瑞真正欲除之而后快的,只有董卓与西凉诸将。

诛董卓是为了取得大义,董卓残暴,且把持朝堂,诛杀董卓,张瑞能获得天下之名望,同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战略优势。

而诛杀西凉诸将,则为了切实利益,稳固势力。西凉诸将的存在,令整个征西将军府如寒芒在背。若不除之,张瑞坐立难安。繁华长安直接暴露在西凉贼寇兵锋之前,是任何文武都不能接受的形势。

西凉偏远,凉州诸将在地方盘根错节,纠连异族,为害甚大。

张瑞决定只待稍微安顿南北方局势后,就付诸全力,一次性将凉州事宜彻底解决,剪除身后之忧,然后挥师东进,参与群雄逐鹿的中原战场。

南方跳脱的袁术被征西将军府大军按下消停,张瑞便将目光转移到北方。

在南阳战事进行的同时,北疆各项事宜亦在稳步推进。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