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天骄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谋荆洛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谋荆洛(1 / 2)

到了西魏昭武元年(528年)十月,元冠受终于从令人头秃的内政和赈灾等事务中解脱了出来,他的目光在地图四处打量,最后盯上了两处。

一处是西北高平镇的万俟丑奴和薄骨律镇的曹泥,只要解决掉这两股割据势力,西魏的版图就算暂时完整了。而此前的莫折念生、薛峦、傅敬宗,也早被他用调任,将卒分离等办法卸去了割据的基础,不足为虑,这些人安分守己还是不失高官厚禄的。

另一处则是洛州和荆州,不要误会,这两个州并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地域,洛州州治上洛,把守着从武关绕过潼关华山进入关中的道路,古称“商洛道”。

北魏时代的荆州则是新野、南阳以北的一小块山河交错之地,没什么人口,地盘也很小,但是战略意义很重要。因为掌握这块以山地为主的州,向北可以直取不足百里的洛阳,向南则可以收取富庶的南阳盆地。

至于直接打洛阳,好吧,元冠受有这种考虑,但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原因在于西魏内部还有两头烦人的饿狼,高平镇的万俟丑奴和薄骨律镇的曹泥,时不时地就来咬一口元冠受,如果不把这两头饿狼打死打残,是永远不会消停的。

此前的几个月,元冠受忙于建立落实国家制度,为新版的关陇“耕战”体系奠基。

而现在,元冠受有时间了,决定亲自收拾这两头饿狼。

高平镇的万俟丑奴和薄骨律镇的曹泥因为大旱缺粮,屡次南下袭扰,总是防守太过于被动,元冠受已经决定亲自领军,解决掉西魏版图内最后两股反叛势力,然后再东出潼关。

谋取荆州、洛州就是为了东出潼关做的铺垫,如果能控制商洛道的南阳盆地北部,就可以直接跟河潼道的潼关、河东区域(原南汾州)一起,对洛阳形成南北西三面包夹。

到时候什么时候拿下洛阳,只取决于元冠受的心情。

计划已定,元冠受考虑起了选将的问题。

这两个州虽然是小州,但也要挑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来领军,而此时韦孝宽任河潼道总管,正在打造河东—潼关防线,直接面对东魏第一线的兵锋,责任重大不易调动。

而且,韦孝宽还在执行一个任务,在河东筑城,城的名字元冠受给他起了,就叫“玉璧城”。

得益于萧宝夤遗留下的影响力,河东的薛家兄弟顺理成章地投降了西魏,因此元冠受获得了南汾州这颗插入中原,包夹洛阳的钉子。

南汾州位于黄河“L”型弯的拐角上方,西面和南面都是黄河,而东面是太行山,玉璧城就筑在南汾州最北面陡峭的峨眉塬上。

“塬”这个地形,此前进入关中时的五丈原就已经提过,在这种地形上筑城,天然获得了加高的城墙和加深的壕沟,易守难攻的紧。

而有了这颗钉子,退可以与潼关构成一体防线,保障关陇安全,进则可以进取河东、中原,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能独挡一面,去洛阳南边再插一颗钉子的将领,羊侃在汉中道任总管,蔡佑在宁夏道防御万俟丑奴和曹泥,突然,元冠受想到了一个人——长孙俭。

嗯,长孙俭全家都在长安,倒是不虞他背叛,至于打仗能力,长孙俭打河东的战绩不错,称得上是有勇有谋,可以让他去试试。

“召长孙俭来见朕。”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