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天骄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守秩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守秩序(1 / 2)

若是魏军,遇到这种情况,传讯却比高平军快得多。

原因无他,轻骑斥候的马匹脚力再快,也比不得成规模的魏军大军传讯体系。魏军步骑集群出征,补给线和警戒哨就有完整的传讯体系,即所谓白天有狼烟,晚上有烽火,辅之轻骑斥候。

如果是高平军百里突袭魏军,只要有一个警戒哨寨的烽火升起,不需多少时间,敌袭的消息就能送到魏军指挥官所在。

所以说,魏军对高平军的这场平叛战争,并非是两家势均力敌的势力之间的对抗。

而是据有关陇千里之地,占领面积远超叛军十倍的西魏,对于盘踞在高原荒漠地带的,原北魏帝国边防军镇的讨伐。

双方的战争体系、装备水平、后勤补给能力绝不在一个层面上,并非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

高平军想要短暂击退魏军对于其发动的进攻,所能依仗的无非是两点:魏军的愚蠢决断,以及基于地理条件的机动性差距。

第一点的重要性甚至高于第二点,事实上,如果正光五年发生在高平镇的那场大战,监军杨昱没有犯下纳降的致命错误,崔延伯可能已经把逼得走投无路的高平军绞杀在黄河边了。

此时此刻,高平军主帅万俟丑奴的心情亦如当年面对魏军排城时一样,他想不到破解之道,也无甚办法能扭转局势。

这并非是他的无能,换作任何一个当世名将,恐怕除了殊死一搏和四散跑路,也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从这场战役开始,万俟丑奴就一直被元冠受牵着鼻子走。这种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感觉,并非是指具体战斗中的事情,恰恰相反,在具体战斗中,由纯轻骑构成的高平军,经常溜着步骑结合的魏军走,并且能屡屡找到破绽取得小规模战斗中的优势。

然而令人具有挫败感的事情是,无论高平军的轻骑,在高原的高山深坑中打出了多大的交换比优势,都不能改变整个战役进程的被动。

魏军后勤线一座一座的寨堡在关键地点拔地而起,在数年前可以轻松偷袭掐断的后勤补给线,变得愈来愈难以袭击。

往往高平军出动了上千轻骑试图袭扰魏军补给线,而寨堡内驻守的府兵却采取龟壳战术,任由高平军如何施展手段都坚守不出。

不需要多少时间,周围的魏军野战集群就会合围过来,如果不快些走,高平军的轻骑分队就会交代在这里。

而高平军若是使用主力去袭扰,那么就正中了魏军下怀——主力决战。

素来骄傲的万俟丑奴不得不承认,在战略层面,他确实输了。

当然,是由于双方手中力量和占据资源的不对等,加上元冠受和李苗的精心筹划,才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总的来讲,这是一场打的不是很精彩,但是非常稳健的战役。

这也体现了元冠受用兵风格的演变,从一开始的莽夫风格,变成了稳中带凶,步步紧逼。

但即使是到了这般田地,万俟丑奴还是不打算放弃,毕竟,他打过无数的恶仗险仗,像他这样的人,在手中还有上万大军的时候,是不可能轻易投子认负的。

万俟丑奴沉声吩咐道:“传令叱干麒麟,命他率部曲火速增援薄骨律城南门。”

见亲卫一时迟疑,万俟丑奴哪还不晓得是不理解他的命令,只是多吩咐了一声遵命执行,亲卫便掉头离去。

在经历了老二宿勤明达的背叛,万俟丑奴已经不信任叱干麒麟了,他故意让叱干麒麟去南门,而东门明显已经守不住了,魏军又是从西边来的。

万俟丑奴的意图也昭然若揭,带着部众北奔,留下叱干麒麟和部分部众断后吸引魏军注意力。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