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天骄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南或东

第一百五十六章 南或东(1 / 2)

“关于五营的战兵…”

元冠受略微沉吟,说道:“朕以为,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朕与卿议定此番军制时,只有东益州、南秦州两州之地,几乎都是单方向作战,并无分兵需求。

故此,依照步兵、游骑兵、轻重混合骑兵,步骑兵混合、弓弩兵等作战职责划分的五营是非常好用的,职责清晰,调用方便。”

“至尊的意思是?”

李苗见元冠受话已经说的这般清楚,便明白对于军制,皇帝的心中已经有计划了,现在与他说出来,即使想让他参详补充一二,也是想试探一下朝臣的态度。

“改五营为四卫,羽林卫、虎贲卫、千牛卫、金吾卫,每卫战兵定额为一万人,含辅兵则为一万五千人。

每个卫包含完整的轻重步兵、轻重骑兵、弓弩兵、辎重兵、舟桥工程兵,平日驻扎在京畿道训练备战,战时可以作为独立的军团应对任意方向的作战需求,也可以两三军团协同作战。”

五营改四卫,战兵人数从两万翻倍到了四万,如果算上这次编制进卫的辅兵,那么四卫兵额就是六万。

军制改革的根本因素在于西魏版图内的成规模叛军势力已经被剿灭,余下的土匪溃军不足为虑,因此,终于有了一定的缓冲期来做这件事情。

六万的野战军规模,这个数字是经过缜密计算的。目前西魏所需要面对的潜在战争方向主要是北方柔然人,东方的东魏,南方南梁的巴蜀、荆襄地区。

北方的柔然人,控弦之士不下十万,但装备落后且对于入侵中原并没有太大的渴望,他们追求的是金银布帛、壮丁女人、粮食牲畜,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财物,而非领土。

而北魏解体以后,给东西魏留下的禁军遗产已经被瓜分殆尽,东魏的野战军主体目前是尔朱荣经过吸收整训扩编的七万大军。

同样,西魏这边也吸收了长孙稚的扬州兵和河南兵,以及齐王主政时期关陇的军事力量主体——西征军。

南梁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经过四五年的贸易往来,无数间谍细作在巴蜀和荆襄地区潜伏了下来,根据情报分析,南梁在巴蜀的野战部队主要部署在北部区域,也就是涪水以北到大小剑山以南。

从汉中到蜀中,有且仅有这一个方向,巴蜀的防御兵力约为四万人。

荆襄的守备力量,要薄弱一些,因为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口,襄樊地区是南梁联通巴蜀和江南的中枢,换言之,荆襄受到攻击,那么援军从长江的上下游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所以守备力量也要少一些。

而南梁军队的主体是各将领的私人部曲,防御力量则要包含了各地豪强的地方武装。

这一点是南梁特殊的国情导致的,与北魏的禁军制度大不相同,直属于南梁的中央军数量少于将领们的私人部曲。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