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诡秘都市 > 第二百零二章 田家少闲月

第二百零二章 田家少闲月(1 / 2)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都是人生中绝佳的一次放肆机会,没有之一。

王村这二十多年来总共才出了小琰这么一个大学生,按理说无论是王家人还是村民,都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才对。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辛弃疾有一首极为著名的词《观刈麦》中有这么一句话,“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虽说等到小琰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早已过了最为忙碌的五月份,但从这首观刈麦中也不难看出,对于农民来说,一年到头几乎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闲暇的时候可言的。

而在小琰出成绩的那个月,忙碌程度在一年之中也能称得上是屈指可数。

虽然当年的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可对于放在农村中也能说得上是极为落后的王村而言,是不存在“小康生活”这四个字的。

一天不劳作,就会一天没有饭吃,可不单单只像是大都市中的人们,不工作顶多生活水平会下降一点的问题。

毕竟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没有存款就意味着你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很难得到保障。

而王村的村民们别说存款了,绝大部分人在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所需后,大多都是一分钱也掏不出来了。

所以即使小琰考上大学,无论是对王村人还是他的家人来说,都能称得上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可最多也就只有默默地支持一下,给予小琰一些帮助,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像是那些城镇里的孩子们在考上一个心仪的大学之后举办什么盛大的庆祝仪式,放在王村里压根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对于王村的村民们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享受”与“庆祝”两个词可言的。

毕竟单单是捧饭碗就几乎已经耗光他们的所有力气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至于小琰自己,这个所谓最美好的“暑假”可谓是过的一塌糊涂,或者应该说是“忙碌季”更为合适一些。

虽然在以往放暑假的时候,小琰也会帮着家人一起劳作,可是这个暑假却与以往不同,工作量要大上许多。

一来小琰知道自己的大学学费几乎已经掏空了他们全家本就少得可怜的积蓄。

自己不说为家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至少也要顾好他自己才行。

毕竟即使小琰的地理课成绩算不上顶尖,可他也在自学中发现他所考的海滨师范大学距离他所处的村子,可是隔了足足将近半个九州的距离。

这样算来,单单路费对小琰而言无疑就足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了,更别提在路上还要有吃喝的开销,就算再怎么节省,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是无法省去的,毕竟不管怎么样,总也不能饿死自己。

二来,由于小琰无法乘坐高铁或者飞机那种行进速度极快的交通工具,因为票价实在是太贵,即使是最为便宜常见的火车票价格对小琰来说,也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如此一来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就很少了,如果坐长途汽车的话,就需要提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出发。

这就意味着,小琰需要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干完原本两个月才能干完的农活。

毕竟因为长期的过度劳作,小琰的母亲早已积劳成疾,身体垮的不行了。

尽管这个倔强的老母亲依旧不肯放弃劳作,想要把全家人的重担挑在自己身上,可也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所以若是小琰一走,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小琰的大哥身上。

即使小琰的大哥身强力壮,干起农活来是一把好手,可是为了给小琰凑够大学学费,他们还借了不少亲戚的钱。

虽然坦白来讲,小琰的两个姐姐已经外嫁,不需要再把她们的生活开支算在家庭开销内,再加上小琰一走,就只剩下他的大哥和老母亲两人。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凭借小琰那身强力壮的大哥足以扛起他们母子二人的负担。

可是小琰一家为了凑够学费欠下的外债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小琰更是清楚,让自己的大哥和母亲承受如此大的压力,“罪魁祸首”便是他自己。

所以若是自己一走了之,不帮大哥和老母亲分担重压的话,就连小琰也无法原谅自己。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