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扶风豪士歌 > 何曾吹落北风中

何曾吹落北风中(1 / 2)

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或孤僻、或高傲、或张狂,世人往往觉得他们与世界格格不入,有时也会对他们表示惋惜。在世人眼里,这类人大多都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不知变通”,要是能学会他们所“引以为傲”的圆滑与世故,想要“成功”就轻而易举。然而世人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相比他们,这类人往往更重情、更重义、更正直、也更高尚。的确,他们孤芳自赏、傲世轻物,但他们也束身自修、洁身自爱。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或许是世人沉迷于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久了,忘了鸷鸟不群、方圆不周的道理。

能者往往都是孤独的,却被世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孤僻”、“清高”、“张狂”。

……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起兵北平(今北京),而后挥师南下。年轻气盛且缺乏谋略的建文帝注定不是能征善战而又老谋深算的燕王的对手,经过滹沱河之战、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济南之战等战役后,燕军一路南下。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应天府(今南京),天下大变、江山易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称帝,是为大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称帝后,车裂建文名臣方孝孺,并诛其十族;建议建文帝削藩的黄子澄被肢解、祸及满门、九族被诛;力主削藩的齐泰虽于燕军攻破应天府时不屈被杀,但其九族仍被株连。

……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永乐二十一年。

此时已是八月十五,正值中秋。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微风轻拂、菊香满城。

城东南的银牛街,人们行色匆匆,纷纷往街头的方府赶去。

不过多久,方府前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各色菊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直从方府门口摆到了街上。

“绝景良时难再并,正值中秋佳节,老朽携两小徒诚邀各位父老乡亲相聚敝府赏菊吟诗,以慰此良辰美景。时值中秋、菊花开遍,我辈虽然不才,也想学着文人雅士附庸风雅,故而摆下这赏菊之宴,取名“金蕊宴”,以谢各位父老乡亲二十年来对老朽和敝府的照顾。这些菊花都是敝府所植,今日摆于门前,请各位随意观赏。若是累了,可自行到府里休息,家丁早已备好了清肝明目、清甜健脑的糯米菊花糕和枸杞菊花酒招待诸位父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方府门前的石狮旁对众人行了个大礼,而后缓缓说道。

这名自称姓方的老人看起来已有六十多岁,满头白发,虽然穿着绫罗、罩着锦缎,脸上却浮现着挥之不去的沧桑之感 ;虽然言语和善、谈吐儒雅,眼角眉梢却有一股淡淡的哀伤与恨意……

方老者身后站着一男一女,女子上着绣花银衣,下穿蜡染百褶裙,杨柳般的小蛮腰上围了一块挂满了银铃铛的围裙,脖子戴着银项圈,耳上坠着银耳饰,头顶流苏银帽、帽上立着一对银牛角。一对乌黑明亮的眼珠子在长长的睫毛下转来转去,浑身银饰,灿若星辉,看衣饰打扮是个苗家女子。男子身着锦绣华衣,乌黑的头发用一个白玉冠束着,腰上佩着白玉流苏坠儿,眼角含笑,手握折扇,看起来面目和善、温文儒雅。

等方老者说完,他身后的一男一女便缓步出来向众宾客行礼问安。

金蕊宴上的大部分宾客都是本地人,等主人寒暄完毕后,众宾客们也就各自赏菊去了。

“荀叔,查过这三人的底细了吗?”人群中的一个紫衣女子低声问身旁的一名中年男子。

“查过了,那老者名叫方入骨,二十年前由外地迁入清平卫。他有两个徒弟,便是他身后的一男一女,女子名叫黄青鸳,是个本地的苗家女子,父母早丧,由方入骨收为徒弟,因而如小姐所见,做苗家女子打扮。男子名叫齐丘雁,由方入骨从外地带入。”荀叔压着嗓子答道。他是个中年男子,但声音却不似男子般雄浑沉厚,反而尖得很。为了防止别人起疑,他说话时便刻意压着嗓子。

“由外地迁入?从哪里迁入?”女子继续问道,言语之中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荀叔顿了顿,低头答道:“属下无用,经过多方查找,仍无法查出方入骨的迁入之地。”

女子冷笑一声,继续低声说道:“我就知道这个方入骨没这么简单。”

“小姐所言极是”,荀叔答道:“小姐吩咐后,属下便与钟兄弟发出通知,让锦衣卫们全力打探。钟兄弟和锦衣卫的办事能力,小姐是知道的。能让锦衣卫查不出所以然来,可见这个姓方的不简单。”

“荀叔,说话注意分寸,小心隔墙有耳。”女子冷冷地说道,又像是在提醒那位荀叔。

荀叔自知有错,便恭顺地低下了头。

“这老者姓方,他的弟子又分别姓黄和齐,恰巧他们又在二十年前迁入清平卫,若说他们与当年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位大人没有任何关系,我是万万不信的。韩娘娘和崔娘娘告诉我当年太祖皇帝留下遗言,说清平卫的木樨坞藏有一样宝物,若能找到,便可得我大明江山。难道他们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因而秘密迁入此地,想要找到这样宝物,好毁我大明江山,以报当年的诛族之仇?”紫衣女子心里暗想。

紫衣女子若有所思地看着街上的各色菊花,久久不语。想了一会儿,她拂了拂衣角,走到一盆黄色菊花面前,认真观赏了起来。一个面目慈祥的中年女人、一个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荀叔以及五个少女紧紧跟在女子后面。五个少女一着青衫,身量苗条;一着红衫,眉间一颗朱砂痣,看起来楚楚动人;另外三人均着紫衫,各有姿色。

五个少女均作丫鬟打扮,看起来都是紫衣女子的丫鬟。

紫衣女子万万没想到她和钟叔的对话已被不远处的一个男子听到,男子更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锦衣卫”三个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