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扶风豪士歌 > 最是无情帝王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1 / 2)

虽然早知汉王狠戾无情,但朱云怡没想到他竟会对自己的亲舅舅下此毒手。想到舅舅死于非命时,朱云怡不由得觉得又惋惜又难过。

注意到朱云怡脸上的哀戚之色,徐如故宽慰道:“公主不必伤心!先父生前常说人生自古谁无死,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如文丞相般留取丹心照汗青,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生死便也不足为惧了。”

虽然觉得徐如故说得有理,但只要想到舅舅的惨死和汉王的无情时,朱云怡还是感觉既伤心又愤怒。

“不知令尊藏于何处?”竹沥姑姑突然红着眼问徐如故:“虽然奴婢离开魏国公府已久,但一日为婢,终生是仆。即便令尊奉太祖之命隐于梅花峪,但他始终是我的主子。如今斯人已逝,万分伤心之余,我也想到他坟前聊表哀思。”

这时徐如故的情绪已平静了很多,听了竹沥姑姑的话后,他报之以淡淡一笑,然后缓缓答道:“多谢前辈记挂,先父葬于后山,等此间事了,在下自会带前辈和公主前往后山祭悼先父。”

竹沥姑姑长长地叹了口气,她心中感慨万分,有着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和竹沥姑姑一样,朱云怡心中也有诸多感慨,但同样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来梅花峪前,她还幻想着能和舅舅团聚。谁知真正来到梅花峪后,却从表哥徐如故口中听到了舅舅被害的噩耗,更让朱云怡无法接受的是杀害舅舅之人居然是自己的亲哥哥。

一旁的郁且狂注意到了朱云怡的情绪变化,他知朱云怡虽然生在“最是无情”的帝王之家,但为人却格外重情重义,于是他叹了口气,然后轻声对朱云怡说道:“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权力往往最容易蒙蔽人的双眼,汉王连公主都想赶尽杀绝,更别说只是甥舅之亲的徐前辈了。斯人已逝,还请公主节哀。汉王本是六亲不认之人,只因公主把他想得太好,故而才会对他抱有希望。但人性向来都是世间最不可直视之物,公主若是太过相信人性,最终必定会被人性所伤。诚如徐前辈所言,我辈皆是凡夫俗子,既然人性不值得信赖,所能做的唯有让自己问心无愧而已。”

听了郁且狂的话后,徐如故和常芙蕖都点了点头,似乎都很赞成他的话。

徐如故不愿再提徐潜之事,以免再增伤感,故而便对朱云怡说道:“往事随风,是非恩怨都已是过眼云烟,不提也罢!据在下所知,公主大驾光临,自然不是为了和在下一叙亲情,而是为了《洪武政略》里的秘密。当年先父便是因为这个秘密而死于非命,今日公主若想从在下这里探听到这个秘密也并非易事。早在公主从北京城动身前往梅花峪时,在下便已想好了应对之策,故而还请公主有个心理准备。”

朱云怡没想到徐如故会突然话锋一转,更没想到他竟对自己的行踪如此了解。听他适才所言,显然已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同时自己想要得知《洪武政略》的秘密也定非易事。想到这些后,朱云怡突然给徐如故行了个大礼,然后恭敬且诚恳地说道:“实不相瞒,云怡之所以深夜来访,为的便是太祖当年留下的秘密。表哥与我是血缘之亲,还请表哥看在外祖的份上将此秘密告知云怡,云怡必定深感表哥大德。”

徐如故没有直接回答朱云怡,而是反问道:“据在下所知,公主乃皇帝幼女,年纪比当今太孙还小,深得皇帝宠爱。公主本可无忧无虑、快活一生,又何必来趟《洪武政略》这摊浑水呢?沐常刘徐,樱荷桂梅;帝传《政略》,江山可得。不管此事是否子虚乌有,但一旦公主趟了这摊浑水,稍有不测便可能万劫不复。要知政治之争最是残酷无比,公主一个女儿家,还是离这些帝王之争远些吧,免得引火上身。”

朱云怡听得出来徐如故确实是好言相劝,但她已下定决心要帮太子坐稳太子之位,即便万劫不复也要勇往直前,故而便把自己参与夺嫡之争的原因一字不落地告诉了徐如故。

徐如故本来还对朱云怡有偏见,以为她是醉心权势之人,妄图通过夺嫡之争来为自己赢得权势。但听了朱云怡一番诚挚的回答后,他才知自己误会了朱云怡。尤其是听朱云怡说起她为天下苍生着想时,徐如故对朱云怡的敬意立即油然而生。

虽然明白自己误会了朱云怡,知道她并不是那种醉心权势之人,但徐如故还是苦口婆心地对朱云怡说道:“倘若不嫌唠叨,便请公主再听在下一言。太子、汉王、赵王三兄弟中,太子当然是最佳的储君人选。汉王固然阴鸷狠辣,但太子也未必完美无缺。在下并非是想否定太子,只是想说人一旦卷入了权利之争中,便很难再分好坏。汉王如此,太子亦是如此。最是无情帝王家,对于权力之争,公主还是选择独善其身的好。即便不能独善其身,也要在某个时刻急流勇退。切记!切记!”

朱云怡知道徐如故乃是一番好意,但她毕竟还年轻,对人性与权力之争的认知远不如徐如故透彻。此时她一腔热血,心想不管是为了汉王、太子还是赵王,又或是为了大明江山、天下苍生,自己都要助太子坐稳储君之位,于是她扬了扬头,傲然答道:“云怡虽是一介女流,但也知大义所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云怡身为天之骄女、大明公主,自然该有兼济天下之心。即便做不到治国平天下,但也该为天下苍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哥适才也说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故而人生在世但求问心无愧即可,至于其它的非云怡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云怡也不愿多思多想。”

徐如故微微一笑,但微笑中又夹杂着些许担忧,只听他继续说道:“达则兼济天下固然极好,但公主太过重情,重情之人最不适合生于帝王之家,更忌讳参与政治之争。情深不寿,赵王表哥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下只怕……只怕公主也会重蹈……”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