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扶风豪士歌 > 再拜陈三愿

再拜陈三愿(1 / 2)

槐花花期较晚,通常四月份才开始开放。不知是南国天暖还是地形的缘故,如今虽然还在二月份,黄青鸳居然在一个河谷里发现了一棵零星开放的槐树。那棵槐树看起来已有百岁,树冠极大,枝繁叶茂间零星点缀着几朵槐花。

虽然花开不多,但见早春二月竟然已有槐花盛开,黄青鸳不禁甚是激动,觉得这是一种吉祥的预兆,预示着他们师徒三人会否极泰来。因为老槐的花儿不多,黄青鸳和齐丘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摘到一抔。等他们摘完这抔之后,树上的花儿也已屈指可数。

槐花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槐花饭,另外还可做成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等,而黄青鸳选择用这些槐花同鸡蛋和猪油共蒸,做了一道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蒸槐花。

清明粿又叫青团,是上巳节和清明节的特色吃食。清明粿多由艾草或鼠曲草混合米粉做成,因为在田间地头挖到了不少鼠曲草,黄青鸳便用这些鼠曲草做了几个清明粿。

春回大地后蕨菜重吐嫩芽,柔嫩的蕨菜不仅象征着欣欣向荣,同时还是一味极好的春日食材,既可清炒又可凉拌。把从山岭上采摘的蕨菜洗尽焯水后,黄青鸳把焯过水的蕨菜放在清水里泡了会儿,好进一步去除蕨菜的苦味儿,之后又把这些蕨菜切丁,再用菜油素炒,这样做出来的蕨菜清香可口,充满了独属于春日的山野气息。

笋乃竹的幼苗,因产出季节不同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尚未出土的毛竹笋称之为“冬笋”,多在冬季上市;春后采挖的笋则被称为“春笋”,春笋鲜嫩可口,曾有古人盛赞春笋“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又有“食过春笋,方知春味”之说,组件春笋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从山上挖来春笋后,黄青鸳用这些春笋同鸡蛋、瘦肉等食材做了一道春笋酿肉。春笋清香甘甜,能最大程度地中和猪肉的肥腻,可谓一道极其应时的菜品。

云南乡野多香椿树,寻常农家也会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棵香椿,以待春日发芽取食。当地最常见的香椿吃法是凉拌或者炒鸡蛋,也有不少人家选择与豆腐同拌,黄青鸳选择的便是这种做法。

立春过后香椿树开始吐出嫩芽,香椿嫩叶性平,味苦,因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之效,故而民间流传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香椿嫩叶具有独特的芳香,不少人对这种独特的芳香情有独钟。黄青鸳选择用香椿嫩叶与豆腐同拌,在香椿嫩叶独特的芳香外又融入了豆腐特有的豆香,两种香味交织融合在一起,使得菜品的口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与提升。

水芹菜即水芹,因被当作蔬菜食用,故而云南人习惯在水芹之后再加一个“菜”字。水芹味道鲜美,除被当作蔬菜食用外还有药用之效,多生长于沼泽、岸边或水田里,喜湿耐涝。彼时滇池水质极好,湖畔又有连片的水田,故而黄青鸳和齐丘雁不费吹灰之力便采了一大把水芹菜。水芹用来煮汤鲜美无比,故而黄青鸳便把这些水芹菜同腊排骨同煮,做了一道水芹菜煮腊排骨。每年腊月云南家家户户都会宰一头年猪宴请亲朋好友,俗称“杀猪客”,当天宾客大快朵颐,吃不完的猪肉则风干做成腊肉,以供来年食用,火腿、香肠、腊排骨、风干猪头肉等这些腊味便是这样来的。因为特定的环境影响,云南腊排骨以丽江所产最佳,昆明的亦是一绝。经大火高温炖煮,经岁月沉淀的腊排骨的香味慢慢得以释放,与清水交融后被炖煮成浓厚香醇的高汤。汤的醇香渗入水芹菜的每个缝隙,使得水芹菜不再是单纯的蔬菜,而是浸润了肉香的美味。

车前草遍布田间地头,其味甘,性寒,主归肝、肾、肺、小肠经,有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之效,常被人们视作一味极好的药材。但常言道药食同源,除了作为药材,车前草亦是不错的蔬菜,将其作为食材做菜,正是对医家“药食同源”理论的最好阐述。黄青鸳虽不像朱云怡那样精通医理,但也知道车前草有一定的药效。当初她和齐丘雁、方忠孺住在清平卫时,金蕊庄的后山上也长满了车前草。方忠孺颇通医理,不时会带着他们师兄妹二人去后山挖车前草,将之晒干为药。当时方忠孺常用车前草与猪肚煲汤,故而黄青鸳对这道菜的印象便格外深刻。

榆钱,又名榆实、榆子、榆仁或榆荚仁,是榆树的翅果。其形似钱而小,色白,花朵成串。因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榆钱虽不起眼,但味道却也鲜美,同时也有一定的药,此外饥荒之年常被人们用于充饥,功效可谓极多。黄青鸳先是用清水把摘来的榆钱洗净,然后用云南的荞面混合小麦面,将这两种面混合和好后再加入先前洗好的榆钱,将之揉合并捏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把做好的窝窝头放到蒸屉里用大火猛蒸,这样便做出了清香四溢的“春日宴”主食——榆钱窝窝头。

做好这一桌“春日宴”后,黄青鸳立马让齐丘雁就这凳子坐下了。她有心要和朱云怡争个高低,故而无时无刻不再刻意模仿朱云怡。朱云怡做了一桌“百花宴”,她便做了一桌“春日宴”,目的就是想向齐丘雁证明自己,让心上人明白自己并不比朱云怡差多少。

朱云怡的“百花宴”上又是百花酿又是桃花面,黄青鸳虽对酒知之甚少,但也不甘示弱地跑到街上买了一壶名字颇为风雅的酒——寒潭香。她也不知这壶酒是用什么原料酿成的,只是觉得名字听着颇为风雅,足可与朱云怡的“百花酿”和“桃花面”一争高低,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做好“百花宴”后,风雅博学的朱云怡还给每道菜取了一个诗意雅趣的名字。黄青鸳本来也想用各用一句诗词歌赋给“春日宴”的每道菜品取名,无奈她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写字,反而对舞刀弄枪兴趣浓厚,因此胸中文墨有限,不得不暂时“败下一阵”。

虽然“出师不利”,但黄青鸳自恃提前做了功课,因此也不气馁。等齐丘雁坐下后,她立马给他夹了一个榆钱窝窝头,然后笑着说道:“师兄,先吃榆钱窝窝头垫垫肚子吧。榆钱谐音‘余钱’,民间都说吃了榆钱便会有‘余钱’。等‘余钱’够了,咱们师徒三人再联合志同道合之士干一番大事业,届时手刃狗皇帝和小贱人,不愁没有报仇雪恨之日。“

齐丘雁当然明白黄青鸳口中的“小贱人”指的是朱云怡,他本想出言驳斥,然而想了想后,觉得这样做只会引起不必要的争吵,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口不言。他夹起那个榆钱窝窝头尝了一口,觉得清香扑鼻,味道着实不差,于是又继续吃了几口。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