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洪流 > 第723章 庞大的小金库

第723章 庞大的小金库(1 / 2)

吃完打卤面后,感觉肚子舒服多了,虽然打卤面看上去是平民食物,和国宴的菜肴相差甚远,但是这样看怎么做了。

饭菜普不普通,主要还是看食材,食材的高端与否,直接决定了饭菜的档次,而不是饭菜所表现出来的形式。

这就和开水白菜一样,如果真的是开水白菜,那自然是普通菜肴,如果是按照国宴标准来做,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而老李做的打卤面,使用的食材都是顶级的,自然也是非常的美味,并不比国宴上的菜肴来的差,吃完之后,肚子暖暖的,之前喝的酒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了。

“晚上你要不要设宴招待一些过来的香港同行?”赵一擦了擦嘴,向林和霞问道。

他的意思是,林和霞在香港,也承蒙这些港商的照顾,现在来到了她的地盘,招待一番,也不至于失了礼数,有来有往,关系才能够长期维持住。

虽然以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体量,在商业上有求他们的不多,但是万事都有例外,有些事情并不是财富多就能够解决的,反而人脉更加重要。

在人脉方面,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还是无法和这些一直在香港经营的商人相提并论,而且林和霞在香港,也没有刻意去经营人脉,更是差上很多。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设宴款待这些来京的港商,非常有利于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经营,而且在这边,林和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安全问题。

听到赵一的话,林和霞想了想,说道:“也是,只是今天估计很难,大家都是大忙人,他们今天的行程估计都满了。

现在邀请他们,估计最早也是明天了,只是我们应该在哪里宴请,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

邀请到家里来,显得更加的有诚意,不过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年长者对小辈的宴请,如果以林和霞的商业地位而言,确实是有这样的资格。

但是这些港商年纪都很大了,甚至有些人都可以做林和霞的爷爷了,似乎直接在家里款待有点不妥,至少他们还没有那么熟,如果非常熟的话,自然没有没有这个问题。

而且赵一家里到现在还没有邀请过陌生人参观,除了他旗下的企业总裁外,基本上很少对外开放,这会不会让赵一为难?

这也是林和霞为什么要征求赵一意见的原因,而饭店就简单了,现在首都有名饭店很多,不说之前就很有名的钓鱼台国宾馆,就是商通贸易公司旗下,也有非常高端的饭店。

赵一想了想,说道:“还是在饭店里宴请吧,在家里比较麻烦,而且还没有熟悉到那个程度,在饭店比较合适。

这次只是单纯的联系下感情,毕竟能够被邀请到这边参加阅兵仪式的,对国家来说是做过贡献的,今后加强联系,对两地都是好事。”

听到赵一这么说,林和霞点了点头,虽然邀请到家里,更加能够展示赵一的能量,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购买下一整个公园作为自己的住宅。

到目前有这个能力的,且成功购买的,只有赵一一个人,这座占地17.47公顷,也就是1700多亩,在首都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私人购买的。

可能这么说数字不太直观,像他之前购买的恭王府,面积也只有90多亩,已经被称作豪宅了,之前还是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

而他这个住宅面积是恭王府的近20倍,里面还有近700亩的水域面积,环境在首都也是一流的。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这个地方已经超出了北三环,而恭王府的位置是在北三环以内,地理位置要差一些,但是也在北四环以内。

说到他的老住宅恭王府,在他搬出来之后,就让古建筑专家帮忙恢复到原貌,然后就对外开放,让民众免费参观。

本来他是想要将恭王府再卖给政府,毕竟他留在手里也没有什么大作用,当初之所以购买,一方面真的没地方住,马上毕业,需要在这边有个落脚点。

另一方面是当时赚了大笔的钱,心态有点膨胀了,毕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钱,一时间心态有点失守。

只是没有想到,政府还真的将恭王府卖给了他,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后来想想,就是因为那时候,政府实在是太缺外汇了。

虽然恭王府也是著名的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和那一亿美元相比,在政府心里的重量就不那么大了,再说卖给他,也许还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那时候倒不是他的地位和重要性很高,完全就是看在他出手阔绰的份上,购买下来后,确实是将恭王府里里外外修缮了一遍,在那里居住了不短的年头。

只是当准备以原价卖给政府的时候,政府竟然不愿意买,让他留在自己手里,并且要求他不能随便卖给其他的人,算是彻底砸在了自己的手上。

按理说首都政府手里现在并不差钱,不说其他的企业上缴的税收,就是他旗下在这边的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了。

后来他想了想,还是觉得政府是不想落下口实,毕竟一前一后,政府是占了大便宜,他购买的时候,1亿美元的价值和他想出售的时候1亿美元的价值,不可相提并论。

而且当时出这么多钱购买,是溢价相当的高,按理来说,是帮助政府渡过难关的,特别是后来他还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修缮,实际价值更高了。

而以他当时搬出恭王府做出的贡献来说,收不收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至少对政府来说,在他手上更加的放心,而且也是对他贡献的一种肯定。

不过却是苦了他,毕竟他其实并不喜欢住那种老宅子,虽然确实是地位的象征,但是住着并不如现代建筑舒服,而且维护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要不是他真的不差钱,那么大的宅子,就真的是维护不起,其实打算对外开放参观的时候,也想过收取门票,毕竟自己家里,收门票也不算太过火。

他倒不是想要赚钱,而是希望通过门票收入,能够用于建筑的修缮和维护,这样的话就做到了自给自足,不需要自己再掏腰包来补贴。

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已经这么有钱了,不说他旗下产业资产,毕竟他也从来就没有从这些产业里面拿钱到自己的腰包。

就是他通过专利授权等资产,其实已经非常的多,这些资产不仅仅包括专利授权费用,还有众多的国有企业技术入股的股份。

到现在他其实对自己个人资产并没有太过于计算,要不是他的记性好,很可能都记不清自己在哪些国有企业有哪些股份了。

这些股份其实和他旗下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使用他旗下企业的资金来购买,完全是通过自己的技术占据的股份,一分钱都没出。

最典型的就是中车集团,他当初就是通过技术入股的,占据50%的股份,而现在中车集团,是国内高铁车辆以及集成系统的唯一提供商。

随着我国对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增大,中车集团很可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集成商和方案提供商,发展前景非常的好。

当然,中车集团的许多核心零部件以及各种附属设施,都是他旗下企业提供的,但是光是凭借着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给公司带来的利润也是不少。

这就和手机企业一样,手机企业很少生产里面的硬件,但是买手机的时候,大家还是认手机的制造商,而不是里面的零部件,中车集团就是这样一家“手机”制造商。

除了中车集团占据的股份比例很高之外,其他大部分国企占得股份并不是特别多,基本上就维持在5%到30%之间。

因为许多国企其实都有一定的技术底子,虽然他提供的技术确实是要高级许多,但是想要占据太多的股份,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是一分钱都没出。

这和中车集团不同,中车集团之前的轨道交通技术太落后了,和他提供的技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基本上是等于新建了一个集团,占据的股份自然是很高的。

像中船集团,在他提供技术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一定的造船能力,他的技术不过是助推了企业的成长,让其一举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造船企业。

虽然和海燕船舶公司相比,还是差了点,但是也让其跻身为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年造船能力达到了1500万吨,订单也是忙不过来。

很多国有企业,都是在他提供技术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虽然和他自己的企业无法相提并论,毕竟亲儿子自然受到更多的照顾,但是和这些企业之前的发展状况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他不是很在意这些股份的价值,但是也还是派遣了大量的财务人员和监督人员,进入这些国有企业,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规范这些国有企业的经营,有了他派遣人员的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就更加的规范,也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如果是一般人,想要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是很难的,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甚至人家压根儿就不鸟你,而且你也没办法对如此多的企业进行监督。

最新小说: 都市之最强狂兵(又名:都市狂枭 主角:陈六合) 厉总玩的野,新婚小妻遭不住 重启2008:从拯救绝色女老师开始逆袭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荒岛求生,绝美女神恋上我 重生1982,岳父一家上门逼婚 隐世魔尊女帝带娃上门求负责宁夜辰洛如缨 京港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