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穿越众 > 第五十一章 明末往事

第五十一章 明末往事(2 / 2)

此间,明廷命令攻击舟山的毛海峰、大友家朝贡船队,毛海峰据山而守,明军屡攻不克。毛海峰和大友船队趁机打破包围,扬帆而去。此后毛海峰和谢和(谢老)等率领汪直的旧部多次进犯福建沿海。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斩首于浙江省杭州府官巷口,汪直在时尚能统御群倭,汪直被处死后,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又严重起来,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

若是依汪直之言,各地开港,东南士人利益将大大减,而触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汪直有如此境地也是必然。

此后各阶层内部虽有争斗,但对大方向上的利益永远一致,虽然未曾开海,但民间以及某些阶层的海贸一年比一年繁盛,明朝官方却从未曾从中获得一两银子的税收,中间几次欲开海建市舶司的皇帝都被官员儒生们用圣人之言“不可与民争利”驳回。

各级官员阻力之大难以想象,而“民”又代表谁呢?在士绅等各统治阶层的眼中,那些黔首可不算是民吧?他们想与黔首们争利也没法争啊,鹅城的税都能收到几十年后,这些黔首便更加不堪了,但凡有些油水便早已被榨干。

于是,明朝版“圈地运动”大行其道,江南地区良田多变为桑田,大门大户皆大量招收失地农户转为织工为其日夜生产,且各官员老爷们不用缴税,大量黔首托身于大户,逃避愈加沉重的赋税,各忠于大明,忠于皇帝陛下的“民”们顺利进化成为这个时代的RM富豪。

江南本为粮仓,大明产粮重地,但只要各地出现灾情,粮食减产,各地便总会遇到粮仓失火等不巧之事,于是各地灾民遍地,流寇四起,活不下去的民众揭竿起义的众多。

高门大户们依旧如故,外面再如何纷乱也不能影响到他们分毫,即使听到有些大户被灾民破家的传闻,但传闻只是听到的,眼前能见到的黄白之物可是货真价实的,于是,该继续的一切照旧,循环往复,直到绞首绳索或是刀剑架到脖子上才终了。

时间一转近百年间,已是明朝末期,沿海仍旧未曾大规模开海,但每年的出海船队规模却越来越大,17世纪初的明末海上,郑芝龙等十八芝海盗集团分为三股势力,而明廷已是日薄西山,无力剿灭海上盗匪,只能选择招安,十八芝里的杨六杨七兄弟最先就抚于明廷,且就抚后的二人贿赂官员阻挠郑芝龙就抚,意图独占官身,借明廷势力,控制其余海盗。

郑芝龙势大,顺利解决掉杨六杨七手下已经变成官兵的海盗,再寻求就抚。

就抚后的郑芝龙担任福建五虎游击将军,为杂号将军之一,但此时海上还有一个以前同属十八芝的刘香与其相争,刘香引入荷兰人势力,借用荷兰人的势力于1633年在料罗湾大战郑芝龙率领的官兵,若是能赢,也许刘香将像郑芝龙取代杨六杨七那般取代郑芝龙的地位。

料罗湾刘香与荷兰人惨败,刘香逃走后也在1635年被郑芝龙追杀至死,从此,沿海地区再无人能与郑芝龙抗衡,而此时的郑芝龙与士大夫阶级合流,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上岸的白手套。

1640年的郑芝龙,早已与江南部分利益阶层完成了基础的利益分,以陆上为基础,分派陆上五商与海上五商大行贸易,陆上五商从各家稳定收购各类货物,由海上五商出海贩卖,赚取巨额金银,海上下家断了还能有下一个,陆上才是根基,才是一切。

1640年的八月,郑氏派来大员的甘辉得到的结果却不像是荷兰人完全期望的那样......

PS:算逑,以后地名不弯弯绕绕了,太烦了!我也是在看其他书的时候看到那些作者改变地名,于是就跟风改一改,但实在是别扭中的别扭。以后不改了,该咋用就咋用!

还有那啥今天就一章了,去掉ps又是2900多字,CSGO和DOTA2占用了不少时间...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