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一样 > 第0008章 早朝

第0008章 早朝(1 / 2)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崧打着哈欠,不情愿的在内官服侍下爬出了被窝。天气真是冷的很,穿上上朝的龙袍,宽袍大袖处处漏风,在殿内也有一丝寒冷的感觉!更衣梳洗罢,朱由崧连早膳也来不及吃,早朝就要开始了。

明代的朝廷大政会议,真是苦活累活。文武百官四更天就要进宫站列排队,不少人在等待中打起了瞌睡,好在一个月也没几次,要不然一群老骨头能经住这般天寒地冻。

等了许久,直到天空破晓,文武百官才听到奏乐鸣班朝会开始的声音。经过简短的仪式,百官跪拜皇帝,见过天子面容后,无事禀奏的官员纷纷退朝,自行返回衙门处理公务。有事参奏的官员,前往乾清宫东侧殿,参加朝议。

文华殿是未登基时,太子监国处理事务的地方。登基为帝后,朝会场所就成了乾清宫前。御门听政,洪武皇爷制定规矩的本意是好的,督促天子臣工吃苦耐劳勤于国事。但随着时间推移,早朝也就逐渐沦为了形式。

不过,今天的早朝却有些不同寻常。内阁、六部长官、督察院、太仆寺、大理寺,以及京营有名有号的指挥使,仪式过后竟无一人没离开,全都入乾清宫偏殿奏事。

乾清宫,东侧殿内。

文武官员入殿分列殿内左右,太皇太后和姚太后在一旁垂帘听政。朱由崧刚入座,只是扫过文官队列一眼,便感觉到肃杀之意,那似乎是正在燃烧着的火药味。

所谓朝堂就是如此,派系分明。虽然同朝为官表面善,但背地里的争斗却是你死我亡。

而另一旁的勋贵武官倒是悠哉悠哉,全都拿着板子低着头,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劲头。

文恬武嬉,朱由崧发现大明中枢已堕落到如此境地,心想大明朝怎么会烂成这个样子!

太仆寺最先禀奏山东布政使司运河两岸马政一事,山东布政使司运河两岸有十一处军马栏屯,养战马、驽马共计八千九百匹。

为供朝廷用度,太仆寺请增设一十六处军马栏屯。

“增设军马栏屯?当增”朱由崧点了点头,看来大明朝还是有务实的部门,太仆寺的提议着实为朕分忧。

没等朱由崧说完,便听户部侍郎出列禀奏“陛下,运河沿岸各地争相建设军马栏屯,皆为少纳田税,增设一十六处军马栏屯,秋税便减二十八万两,此事先帝时期便已有定论!万万不可增设”

啥!明朝也有税收政策减免吗?马政一事,朱由崧并不了解其中门道。但山东布政使司总共就八十几万两的税收,一下子减少二十八万两,开什么玩笑!

“暂且不可”朱由崧听闻后立刻改口,看首辅方从哲闭目养神不为所动,对太仆寺和户部的马政之争,似乎都习以为常。再看皇祖母那,皇祖母也在闭目养神,不过问此事。

军马需要增加,田税也不能少,该如何抉择是好?

做不出选择,朱由崧用出了拖字诀“朝廷缺多少匹马,太仆寺要拿出个数来,缺少的数额怎么补户部也要有个方法,此事下次再议!”

说罢,朱由崧偷偷在纸上写下“马政”两字,作为未解决的事项。

“臣等遵旨”户部侍郎起身回列,马政之事只是朝会上的开胃小菜,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接着,大理寺禀奏复核刑部案宗,拟定一份刑部大牢里将被特赦的人员名单。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