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荆楚风云录 > 第十五章 国之大事

第十五章 国之大事(1 / 2)

因事关机密,庙祝不知道楚王此次为何事而来。

庙祝暗自揣测,刚才楚王在太室,那是祭祀上皇、上帝的所在,现在又在宗庙,是祭祀历代先君的所在。难道,楚王是为了极重要的事情来请灵龟占卜、祈求上帝、上帝、祖先佑护。

按照周朝的礼制:大祀是祭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地祇、社稷、宗庙等;中祀是祭祀星辰、五祀四望等;小祀是祭祀司命、风师、雨师等。

楚国沿袭周朝的礼制,只是把周朝祭祀的最高神——昊天上帝,改为楚国祭祀的最高神——上皇太一,其它都没改变。

既然大祀祭祀的神灵,楚王都已经拜过,显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目的,庙祝揣想:不如改为中祀?

庙祝劝道:“大王,如有疑难之事,何妨祭祀星辰、五祀四望?”

一句话,惊醒了楚王。

按照周朝礼法: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

如今灵巫、灵龟都显示凶兆,看来,只能祭祀上帝、四望,祈求佑护了。

楚王主意已定,擦干眼泪,站起身,对庙祝说:“三个月后,不谷要旅祭上帝、四望,请速作准备,此事关系重大,不得泄漏消息。”

庙祝恭谨答道:“臣谨记!”

送别楚王,庙祝发了愁。

太庙,专门负责祭祀。莫敖掌管太庙祭祀,具体事务都是由庙祝负责。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祭祀和战争。

楚国,向来以勇武著称,君王三年不带兵出征,就会被国人耻笑。

祭祀比战争更加重要。

灭亡一个国家的标准,就是灭绝对祖先的祭祀。国土沦丧、君臣流亡境外,都不算亡国,只有宗庙社稷被毁灭,才是亡国。

战争,可能一年打几次,也可能三年打一次。

祭祀,每年都要举行很多次,有按时举行的祭祀,不按时举行的祭祀更多,往往有事就祭祀。

单从祭祀的分类来说,就有很多种。

按照祭祀的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地祇三种。其中,天神是上皇太一、五方上帝,日、月、星、辰,司命、云神、风师、雨师等;人鬼是历代先王、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等;地祇是社稷、五祀、四望等。

按照祭祀的规模,分为大祀、中祀、小祀。

按照祭祀的时间,大致有六种:禘祭、祫祭和四时之祭。

禘祭,每五年举办一次,选择春秋两季祭祀始祖以配天帝。楚国的始祖是祝融,向上追溯,祝融的祖先是颛顼帝。楚国的禘祭就是专门祭祀祝融和颛顼帝。

祫祭,每三年举办一次,在岁末,合祭所有祖先。

四时之祭,则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祭祀,每一季都有专门的名称:春祠、夏享、秋尝、冬烝。

从祭祀的形式来看,更是名目繁多,有禋祀、血祭、望祭等各种形式。

旅祭,就是一种祭祀的形式。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