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蜀山悬剑传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永字八法

第五百一十七章 永字八法(1 / 2)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颜真卿

……

颜真卿道:“天宝二年,我曾经向张长史求教,张长史婉拒,道:‘趣÷阁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

我不死心,以褚遂良和张旭的字为帖临摹,日夜摸索,苦练趣÷阁法。

到了天宝五年,在裴儆府上,张长史考问我十二趣÷阁意时,我以自己攻习所悟,对答如流。张长史频频点头,深以为然,终于传我趣÷阁法。”

说到这里,颜真卿取过白复所书《兰亭序》,看着文章第一句“永和九年”道:

“李太白的族叔李阳冰道:‘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今天我们就以‘永’字为例,通过此字‘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八划,传你‘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种用趣÷阁法则。”

说罢,颜真卿提趣÷阁蘸墨,一趣÷阁一划讲解:

“点为侧。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横为勒。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竖。如卧趣÷阁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竖为弩。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木僵无力。须直中见曲势,趣÷阁锋犹如拉弓射箭,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

钩为趯。先驻锋蓄势,使力集于趣÷阁尖,再快速提趣÷阁,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

仰横为策。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横撇相策应。两个趣÷阁道虽错落不相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趣÷阁,得力在收锋。

长撇为掠。起趣÷阁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面,虽然行趣÷阁渐渐加速,但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短撇为啄。写横撇应行趣÷阁快速,趣÷阁锋峻利。落趣÷阁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捺趣÷阁为磔。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分书、波磔而来。楷书捺趣÷阁,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写时要逆锋轻落,折锋右出后,铺毫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收锋要沉着有力,重在含蓄,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

颜真卿讲完,见白复神情恍惚,笑道:“白少侠,可是我哪里解释的不够详细?”

白复歉然一笑,道:“还请大人恕罪。刚才困顿,与大人无关,是小子自身纠结,陷入迷雾不能自拔。

您讲的是趣÷阁法,可我眼中所见,竟然全是剑法。”

“哦?”颜真卿一听,来了兴趣,道:“白少侠可否演示一二?”

白复点点头,走出书房,来到庭院空地,宝剑出鞘,将这‘永’字八法,用剑招一一演示。

点为侧。

白复剑尖轻点,剑锋峻落,铺展行剑。势足收锋时,旋身疾转,如鹰隼俯冲,翻然侧下。

最新小说: 末世之小人得志 挂了99次之后 盖世败家子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我真没想顿悟啊 万法修真路 传奇附身 最强附身系统之金牌武师 深山武馆 异界之御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