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振奋新明 > 第 149章 转过头就要打延安

第 149章 转过头就要打延安(1 / 2)

姜瓖个老贼头,一听李振新要招他军中的子弟。就来了一个否认三连!他心里觉得这是要拿自家子弟当人质,好在李振新最后解释清楚了,这些人在延川学个半年多就会回到他的晋军系统中效力。

哥纯粹是做好人,免费帮你培养人才!

纯粹的培养人才?打仗这种事不都是父传子、兄传弟!靠上学能学来真本事?“李兄弟,咱们武人的本事不都是家族相传?虽然当年朝廷也有武学,考武举,可也就是走个过场!顶用的还是咱们这些世家传下的本事!你这讲武堂恐怕也不当事吧?”

你们家族传承了个毛线,连李自成等人的军事素养都不如!这就是大明武将世家的底蕴?李振新一听姜瓖这废话,就一肚子气。真不知道大明养了三百年的武将,都养出了些什么人。

要说朝廷在的时候,文官压着他们出不了头也就算了。现在到了乱世,也没见几个武将世家的军头冒出来!但凡有几个能顶事的人成为军阀,南明也不会沦落到连半壁江山都保不住的下场。

“姜总兵,这孙白谷打仗的本领也是家传的不成?”举例子是最能说服人的,李振新把孙传庭拿出来当实例,看他还有什么话可说!

“咱们武人的本事和孙白谷的本事不是一个路数!人家是……”说到这里姜瓖突然停了下来,他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爷似乎和孙白谷是一个路数。莫非他这讲武堂要教的是将将之法而不是将兵之法?将将之法可是文人的专利,一般武人是染指不了的。

想到这里姜瓖心中不由地火热,他神情激动的追问道:“莫非李兄弟是有将将之法?要教于我等武人子弟?”

什么狗屁的将将之法!说白了,大明朝廷害怕武将做大,就把将领门的军权往会收。总兵、将军这些人听着牛哄哄的,但其实直接管辖的军队也就一个团。他们都是被当营、团长来培养的,厉害的军头是精锐团的团长,不厉害的是杂牌团团长。

朝廷不容许武将具备指挥团以上军队的能力,军团级别的指挥权一般会交给文官。大明朝的军队,基层军官体系和高级军官体系就是两张皮!

这种制度对武将的要求不高,但对统兵的文官要求就有点高的没谱了。没有妖孽天赋真玩不转,像孙传庭、洪承畴那种点了天赋挂的人,一个时代能出几个?崇祯命大,遇到了好几个不世出的人才,结果全被他给坑完了。要是那几个挂逼,有一个能留给南明,估计现在的情况都不会这么遭。

李振新心里边吐槽了大半天,然后神叨叨的说道:“总兵大人,武人的事还得武人来干,不管是将将还是将兵,我讲武堂都教!”

听到这里,老姜的心里的小算盘就开始打起来了。要是他的这些子弟,学点高级指挥技能,不说出多少人才,能有一两个顶用就不得了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也能感受到自己这些人的局限性!不说别的,就说前几天李振新劝他打朔州的那些话,他和他的手下就想不出来。事后诸葛亮容易做,但能提前谋划布局的人可不好找。

“李兄弟,我这些子弟当真一年半载之后能学成归来?”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条件再好也不能派人去。所以姜瓖也就没绕圈子,直接问了出来。

不送回来,哥还不费这番口舌哪!李振新心里暗自得意,这老家伙终于上套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