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振奋新明 > 第178章 百年大计 不好搞!

第178章 百年大计 不好搞!(1 / 2)

山西老王因为少花钱而心情大好,延川的李侯爷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缺钱了。

“宋先生,每县修两所小学堂?目前办不到吗?”

“以目前每县的收支,很难负担得起,除非军政府往下拨钱!”

“往下拨钱,不是长久之计!军政府现在管辖的县域少,若是多了那不就被拖死了?”

今年军政府的税收终于有了质的改观,除去振川公司的纳税,收上来税超过了三十万。抛去各项开支,还有一点结余,李振新就想着提高一下教育的普及率。俗话说的好,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再苦也不能苦娃娃。

结果一算账才发现,这个事有点搞不起。一所完全免费的小学堂,招生人数一千人,一年的开支就在八九千两左右。八九千两是事什么概念?一般的县全年的税收也就一两万。

不搞免费的教育行不行?当然不行!陕北这地方,你要是教育敢收费,家长门就敢让娃娃们去放羊。本来上学就让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若是再花钱,一般的家庭就不得不打退堂鼓了。

生存环境决定社会意识,江南为什么文治昌盛?人家那地方一个成年劳动力种出来的粮食,能养活好几个脱产市民。陕北是没这个条件,一个成年劳动力养活两个脱产人士都费劲。老人、小孩、妇女都需要当劳动力来使,一年下来出产的东西才勉强够一家人吃用。

想在这个地方普及教育,不免费是不可能。目前准备推出的政策是学费全免,一天管一顿饭,每一个县办两所小学堂。孩子们大多是需要寄宿的,上五天学休两天。

就这么一个简易的教育普及计划,因为缺钱的问题,也不得不腰斩了。

“宋先生既然各县负担不起两所学堂的经费,那就先办一所吧!让军政府给各县发文,一年内要把小学堂都办起来,三年之内招生的人数要过千。”

“恐怕,有的县还是会缺钱!”

“再缺钱,就把知县和其它的官员给换了。换一个能挣钱的人来当。”李振新被惹急了,一县之地因为缺万八千的银子而耽误教育的事,这样的官员留着干什么?

宋应星见李侯爷突然起急,忙解释了道:“侯爷,这有的县穷,有的县富,知县等人也是没办法!除非是摊派和加税,不然怕是做不到啊。”

“除了摊派和加税就没办法了吗?当年延川在延安和榆林两府算是富庶的县吗?如今延川一县的出产怕是一般江南的县也比不上吧!”延川是李振新的功绩,拿来举例子最合适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