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2 / 2)

这个时候庄中已经到了好几位官位较低的官吏。好在有去年的经验,庄中奴仆们这会都将人照顾得很好。

把糜莜送入后院歇息,糜荏亲自迎接众人。

其余的官吏也没让糜荏等候多久,在不到半个时辰内纷纷抵达。

就连天子刘宏都来了。

刘宏病了将近一个月,这段时间一直令张让送进宫的几位高人陪着,命他们整日为他念经驱邪。

大约是心理作用,他感觉身体确实是舒爽了一些,没有那么难受了,于是越发倚重几位高人。

糜荏遣人打听,知道这些人都是京中寺庙、道观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五个人。但他觉得以张让一贯习性,不可能找到这样完美无缺的五位高人,便又命人私下去他们的家乡走访探查,如今人尚未归来。

他没有动这些人,反而一同请去别庄参观游玩。

等人全部到齐,糜荏才带着他们浩浩荡荡地前往田间。田中农人们正在收割水稻,用的工具正是他去年试图推广的收割用的打稻机、灌溉用的水车、脱粒用的石碾与手摇风车。

除此之外,还有耕种用的曲辕犁与铧式犁。

百姓这会耕种用的是直辕犁。这种农具笨重,用起来需要花费大量力气,使用时又难以回转,耕地十分艰难。

而曲辕犁只是在直辕犁的基础上稍做改变,在结构上变得更轻巧。又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便于调头转弯,十分适合耕种水田;

铧式犁则是在曲辕犁的基础上,在下方安装了三个铁质犁盘。

使用这两种工具,百姓耕种起来都会更加灵活,可以最大可能地节省人力与牲力。

众人驻足观看片刻,相互探讨、吹了几句彩虹屁,按捺下想要询问糜荏该如何制作这些农具的**。毕竟天子在场,他们不能太过失礼。

没了十常侍从中作梗,这场交流会十分成功。

从农庄回来后的第二日,糜荏上书刘宏,请求朝廷在中原及以南地区推广秋稻,在全国各地推广各种农具、以及水车灌溉。

他建议朝廷颁布律法:

将原本每年种植的一季水稻改成二月耕种早稻、五月丰收后即刻耕种晚稻,每年征收两季粮税;征用各地铁器、木器等工匠坊建造一批农具,以低价售与士族、百姓。

秋稻的粮种可以由朝廷出资购买,免费纷发各处,靠增加税收赚回;亦可由士族自行购买,如此税收保持不变。

至于农具,士族权贵的土地多需求便大,是主要购买力;普通百姓土地少,可以一个村落凑钱买几套,轮流使用。

若是实在买不起,那么百姓可以申请赊账使用,每年多交粮税直至朝廷收回本钱。

与去年的这个时候完全不同,这会没有一人跳出来反对糜荏。

事实上百官在听到这份建议时,几乎都是举双手赞成的。于是无数人拥护之下,这两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得以最高的效率,顺水行舟地实行下去。

官吏们最终商议决定,这几年由朝廷统一向交趾商贾征收、购买粮种,运往各处发放种植。粮种短期之内应当是稀少的,但预计种植三、四年之后便可以初步规模化,最终以粮税抵还。

听到这个方案,糜荏没有丝毫意外。

统治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在上述方案中士族与权贵几乎规避了所有风险。短期之内无法收回购买粮种的钱,这一部分的损失由朝廷承担。

甚至在将来若是秋稻的收成不好,他们更可能会剥削百姓那部分收入,用以缴纳粮税。

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这个时代的能量大多集中在士族身上。

太过理想地想要造福百姓、远离士族,不仅会导致失败,甚至还会危及性命。

典型正如王莽。

两百年前西汉走向末路。当时土地被权贵豪强占有,百姓无以为生,只能沦为奴隶或着流亡为贼寇。于是王莽在篡汉之后,发布了新政:

恢复井田制,将士族们权贵豪强手中的土地重新分配,归还百姓;将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等买卖从商贾手中收回,归于朝廷充盈国库;再废止奴隶制度,颁布各种压制贸易的政策、平衡物价,以防商贾剥削……

他的本意是想让世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奈何王莽本人过于理想、不切实际,又操之过急,反而使得矛盾激化,最终被士族联手推翻。

所以想要顺利改革,要么彻底打碎这群士族,要么联合他们。

现阶段的糜荏选择的是联合。

先联合士族薅朝廷羊毛,等将来羽翼丰满,再联合普通百姓薅士族羊毛。

于是刚从夏恽等人家中取出、被存入国库的那部分黄金与珍宝,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这会,荀爽准备归去颍川劝说家族与郡中好友迁往徐州朐县,躲避战乱。

荀爽启程之前,糜荏即便诸事缠身,却依然放下手中事情亲自送别他。

糜荏的到来在荀爽的意料之外,想了想又能理解。

毕竟这人如今与他们文若在一起,也是要跟着唤他伯父的。

他看着糜荏,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糜荏所图不小,手段亦正亦邪,还拐走了他的侄儿……但荀爽知道,现在能救天下人的,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

在家国大义面前,一个人的情与爱倒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荀爽郑重地对着他行了一个大礼:“此去一别,恐怕再也不能见面。希望糜国师您能坚守本心,还天下一个太平,令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漂亮好听的话于糜荏而言,随时随刻都能轻松说出。可面对这般郑重的荀爽,他喉中纵使有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他的感叹。

他终究是对着荀爽行了一个大礼,沉声道:“荏必不负众望。”

这不仅是对荀爽,更是对荀氏一族,以及所有支持他事业、为他效力的门客,乃至对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承诺。

回答他的是荀爽欣慰的笑容。

他地拍了拍糜荏的肩膀,而后转身回房整理行礼了。

糜荏又与荀表说了会话,才辞别荀府。

他离去前,荀彧忽然唤住了他:“子苏。”

他快步走到糜荏身边:“我想陪着世父,一同归去颍川。”

糜荏微不可觉地顿了顿。

他侧头凝视荀彧,眼中浮现出诧异神色:“这么突然?”

不是好好的跟着管家处理他的产业么,怎么忽然就想要回去颍川了?总不至于是荀爽对他说了什么吧?

这位老人惯来信守承诺,不会轻易失信于人。

荀彧思索道:“确实是有些突然。”

“不过我再三思索,想要为子苏招揽更多的门客,单独世父恐怕不行。”他解释道,“一则世父不像我一样,能与年轻门客多做交流;二则世父不知子苏打算,恐怕无法说服更多的人一同前往徐州。”

他却不一样。

他曾与糜荏一同畅想未来,并与他一点点深思熟虑规划蓝图。他熟知这对于想要成功立业的年轻人来说会有怎样的吸引力,而这是荀爽发挥不出来的。

再说荀爽年纪大了,他也不能放任荀爽一家一家登门拜访,劝说当地有才之士。这种抛开脸面、还需要体力的活,还是由他来做才好。

糜荏听罢解释,知道自己被说服了。

“好吧,”他负手一叹,“文若且去吧。”

“我在京洛等你回来便是了。”

最新小说: 叶倾城陆云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